认真对待每一本看过的书,看过的每一场电影,更加认真地生活。
很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说三十遍,我们也不一定会引起重视,更谈不上去行动。在大学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阅读,可就是不愿意写“读书笔记”,更谈不上深入思考。以致听过,看过很多道理,却仍然把生活过得不尽如意。
前几天看一个访谈节目,嘉宾简单聊到了巴金的三部曲《家》《春》《秋》,因为读过《家》,并且写过几千字的读后感,所以,当听到他们聊起里面的人物悲欢离合时,我的大脑竟然神奇地,能慢慢想起来其中一些故事情节。我可以肯定的是我写了这篇读书笔记以后,再也没去看过,小说也没再读过。可时隔十几年以后,还是有尚存的记忆留在脑海。惊讶无比。
几天后看了电影《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科普了一些脑科学知识,把情绪和记忆具体化,我印象很深的一个镜头是: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大脑里,定期清理没用的“记忆球”,扔进类似垃圾场的地方。大多数“记忆球”静静躺在那里,慢慢灰飞烟灭。这个过程我们叫做“遗忘”。
还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描述也形象生动。建议大家带孩子一起看。甚至反复看。
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时的纪录,记录之后的践行,践行后的反思。才是有效阅读。从今天开始,看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哪怕只写一句话的读后感,也强过匆匆看过却在不久之后,什么都想不起来。
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