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带孩子下楼,就听到人们正议论两个孩子。
每到晚上,小区的绿地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父母们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着育儿话题。
一个孩子跑过来,手里还拿着两块巧克力,冲着自己的妈妈乐呵呵地说:“妈妈,分你一块。”
妈妈笑着边说好,边蹲下来张开嘴巴,孩子直接把巧克力放进了妈妈的嘴里。
然后,妈妈很认真地吃着巧克力,并连声说:“真甜!真甜!”
孩子一边吃着自己的巧克力一边高兴地跑开了,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去了。
此时,听到另一位妈妈叹了口气,说:“孩子真乖。”然后,就讲述了自己孩子的事。
他们一家人都围着孩子转,有好吃好喝的父母都舍不得,都让给孩子吃。
现在,父母已经不能吃孩子喜欢的东西了。
一次,孩子正吃着葡萄,妈妈就摘了一颗准备往自己嘴里放,结果孩子大叫:“你不能吃,那是我的”,边说边把葡萄往自己怀里揽。
同样的孩子,不同的表现,引人深思。
在父母的过度溺爱下,孩子往往只考虑自己,不会想到孝敬长辈。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妈妈只爱吃鱼头”的故事。
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能与同伴和睦相处,不会分享,更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
父母从小就要有意识教育孩子学会分享。
一个具有分享意识和能力的孩子,更能感受到快乐,更能懂得感恩,未来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分享是一种能力,也需要后天学习。
1.父母首先要懂得分享孩子的快乐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视频。
下雨天,一个小男孩背着书包打着伞,欢快地在雨中蹦蹦跳跳往前跑,任凭积水打湿鞋和裤腿。
孩子的妈妈也打着伞,跟着孩子一起跑。
妈妈的笑声和孩子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在雨中仿佛形成了一曲动人的旋律。
满屏洋溢着简单的快乐,看完让人不自觉地也跟着开心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体会孩子的快乐,与孩子平等地一起享受快乐。
2.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平时,如果家里有吃的,即使再美味,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平等享用。
如果遇到孩子有独占的表现,父母也要适当地独占予以回应,让孩子也体会被独占后的痛苦。
让孩子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
3.为孩子创造与小伙伴分享的实践机会
父母可以节假日、孩子生日等机会,为孩子举办小型的聚会,让孩子与同伴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让他体验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彼此交换,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如果我们彼此交流思想。”
分享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团队合作的需要。让孩子在分享中学会与人交往,懂得尊重长辈。
欢迎关注@蝈蝈讲故事,交流育儿小知识,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