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多不善于主动,脸皮薄,不懂得主动出击的道理,大多数人比较被动,可有些事情与其你被动的接受,还不如主动出击,即使会遭遇拒绝,但会有更多收获。
毛遂在平原君下做门客已经3年了,一直默默不闻。一次,碰上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秦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万分危机,赵王只好派平原君出使楚国,向楚国求救。
出发之前,平原君想从自己上千的门客里挑选20个足智多谋的人一起陪同出发,可是怎么挑选,都只有19个人。
这个时候,毛遂主动站出来,对平原君说“我愿意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哪怕只是凑个人数”
平原君看到,是平常不注意的毛遂,便不以为然的说到“你来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我从来没有听任何人在我面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像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子很快就会戳破口袋钻出来,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他,而你一直未能出头露面显示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上没有本事的人陪我去楚国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务呢?”
毛遂并不生气,他心平气和的说到“您说的并不全对,我之所以没有把口袋戳破,是因为我没有放在您的口袋,如果我放在您的口袋,我早就把您的口袋戳破了,而且整个锥子像麦芒一样露出来”
平原君觉得毛遂说这样话气势十足,便把毛遂带上共同前往楚国。
到了楚国后,平原君和楚王的交涉并不顺利,从早上一直到中午,楚王一直没有明确的回复是否要帮助赵国抵制秦国。陪同平原君一同前往的门客除了毛遂以外各个在台下着急,商量,抱怨。这个时候,毛遂从士兵身上抽出一把剑,直接冲到台上来,对楚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楚国的局势和如果赵国被攻陷后的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分析,最后楚王被毛遂的气势和话语所震撼,同意援救赵国,这才使赵国免于一难。
平原君后来感叹“幸亏带毛遂来了,他一个人顶替了十万的军力。”
做下属的要懂得为上级领导排忧解难,当领导孤立无援,需要帮助的时候,要懂得挺身而出,而且帮助完后要有那种“帮助不求回报”的心态。
从心理上来说,求人帮忙,是万不得已才会开口,当领导放下面子求你的时候,就已经代表自己放下面子,这个时候,你的重量就比他重,如果领导放下自尊来求你帮忙,你却迟迟不肯出手帮助,不仅会让领导等得太久,而且这种等得太久还会产生厌恶的感觉,所以很多时候,有的人会任意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不愿意开口求人帮助。
同时,上级愿意做“好人”而不愿意做“恶人”,这个时候,就需要互相配合,衬托领导好人的形象。如果你懂得为领导排忧解难,就自然能够得到领导的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