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一切众生有三十二不善之业,菩萨见已修集善业,为坏众生如是恶业。何等三十二?
“一者、有诸众生无明睡眠,菩萨见已修集智慧,为悟众生如是睡眠。
“二者、见诸众生下解下欲,菩萨见已修集上解上欲,为以大乘而教化之。
“三者、有诸众生乐为非法,菩萨见已修集正法,为令众生于诸法中得大自在。
“四者、有诸众生修集邪命,菩萨见已修于正命,为坏众生如是邪命。
“五者、有诸众生入于邪林,菩萨见已修集正见,为令众生出邪林故。
“六者、有诸众生乐为放逸,菩萨见已修不放逸,为令众生离放逸故。
“七者、有诸众生乐为粗穬,菩萨见已修如法住,为坏众生如是粗穬。
“八者、有诸众生悭贪吝惜,菩萨见已修一切施,为坏众生悭贪心故。
“九者、有诸众生毁犯禁戒,菩萨见已修持净戒,为破众生毁禁心故。
“十者、有诸众生心常瞋恨,菩萨见已修慈悲忍,为坏众生如是瞋恨。
“十一者、有诸众生懒惰懈怠,菩萨见已修勤精进,为坏众生如是懈怠。
“十二者、有诸众生其心狂乱,菩萨见已修集定心,为坏众生如是狂乱。
“十三者、有诸众生邪智覆心,菩萨见已修集正智,为坏众生如是邪智。
“十四者、有诸众生说义颠倒,菩萨见已思惟正义,为坏众生如是颠倒。
“十五者、有诸众生乐造世行,菩萨见已修善方便,为坏众生乐世行故。
“十六者、有诸众生系属烦恼,菩萨见已先自除断,为坏众生烦恼系缚。
“十七者、有诸众生我见所缚,菩萨见已自除我见,为断众生如是我见。
“十八者、有诸众生诸根不调,菩萨见已自调诸根,为调众生如是不调。
“十九者、有诸众生说言无作无有受者,菩萨见已宣说有作及有受者,为坏众生如是邪说。
“二十者、有诸众生不知恩义,菩萨见已说知恩法,为坏众生如是不知恩义。
“二十一者、有诸众生未得谓得,菩萨见已修集正法,为坏如是增上慢故。
“二十二者、有诸众生恶口粗穬,菩萨见已修善口语,为坏众生如是恶口。
“二十三者、有诸众生贪无厌足,菩萨见已修集知足,为坏众生不知足故。
“二十四者、有诸众生不能恭敬父母师长,菩萨见已修不放逸,为令众生供养恭敬父母师长。
“二十五者、有诸众生贫穷困苦,菩萨见已修集七财,为坏众生如是贫穷。
“二十六者、有诸众生常为四大毒蛇所病,菩萨见已修身念处,为令众生远离如是四大毒病。
“二十七者、有诸众生行无明闇,菩萨见已修集智慧,为令众生燃慧灯故。
“二十八者、有诸众生乐三有狱,菩萨见已修出离道,为示众生知出离故。
“二十九者、有诸众生常行左道,菩萨见已修集右道,为令众生舍左道故。
“三十者、有诸众生贪著身命,菩萨见已于自身命修不贪著,为令众生舍贪著故。
“三十一者、有诸众生不能恭敬供养三宝,菩萨见已修集信心,为令众生信三宝故。
“三十二者、有诸众生实非世尊,自谓世尊,菩萨见已修集六念,为令彼等知真实法故。
“善男子,是名众生三十二业。菩萨见已修治自业,成就具足一切善法坏诸恶业,劝诸众生令行善业。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无量业。何以故?众生烦恼有无量门,为闭众生烦恼门故,菩萨修集无量善业。善男子,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悉住声闻、辟支佛乘,欲比菩萨初发心业,百分千分不可为喻。何以故?二乘之人自为解脱观于烦恼,菩萨不尔,常为众生得解脱故观诸烦恼。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所作诸业,于诸凡夫、二乘业中最为殊胜。何以故?众生之业性是颠倒,二乘之业有边际故,菩萨之业无边无量,是故菩萨胜于一切声闻、缘觉。”
——摘自《大方等大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