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吒》票房未破20亿时,带着娃一起去看了,观后预想此片破30亿轻松。今天看消息说,票房已经突破30亿,且火热之势仍不减。虽然看过有段时间了,回想仍被震撼着扎心着,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1 魔童教育篇
阴差+人为,魔珠投胎入哪吒,卜一降世就大破家园,四方邻里全来求李靖赐死“妖孽”。是哪吒母亲抱住他使他回归萌娃模样,让他在母亲怀抱中安静了下来,是“爱”保全了他。这里显出不论一人生性本恶,还是生性本善,亲情的关爱都是最好的良药。
虽然成长过程中,李府日夜设有结界关压,但他娘仍会时不时与他踢踺子。以至在最后哪吒和他老爸告别时说出那句“还没机会和您踢过踺子”让我瞬间泪崩了。
泪崩在于扎心于当下社会,我们日夜为生活打拼上班奔波,名义上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家庭的将来,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陪伴”。从影片视角来看,孩子心中最美好的快乐可能也就是父母陪伴着做的一个小游戏而已。
相信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个小哪吒,都需要多一些的接纳与爱,让他突破潜能真正成长。
2 社交友谊篇
龙太子敖丙在片中很帅,他是哪吒为救小女孩追至海边时出场的,起初我还按着原著思路在设想,他俩如何大大出手以至哪吒把敖丙抽筋剥皮……可影片却让他俩在打完后,还踢了场踺子,至此成了好朋友。用魔童的原话说“因为你是除了我娘之外,唯一和我踢踺子的人”
接下来,就是李父借办生日宴要为哪吒洗白。他当即撕下床上破布亲手画了张请柬给敖丙,请柬上除了手绘的李府地图外,还有2个踢踺子的小人儿。临分别时,哪吒说“谁都可以不来,你一定要来啊”
再接下来,就是敖丙赶到时,看到的了魔性大发的哪吒要杀双亲,敖丙决心和申公豹请求去救人。也正是他这一救,让剧情有了分化和升级。
让我痛心的是:敖丙救下了人让哪吒恢复了神智,却被李父揭穿是龙族仍属异类,迫于人们的世俗成见,敖丙顶不住世俗压力要怒埋陈塘关犯下大错。很多人也因此不理解为何会李父要拆穿甚至埋怨人心险恶,但我理解这是必要的剧情铺垫,是高潮起兮的前奏。
接下来的高潮部分,更是让我感到不已:小哪吒在“猪鼻孔”中看到了李父为救自己所做的一切,回到陈塘关遇难现场,先把自己父母绑了撕掉换命符跪谢父母之恩,后,凭一己之力化解冰镇解救陈塘关。
但这时的哪吒已经不是杀红眼的顽劣魔头,而是心中有爱有担当的英雄。他一面解锁乾坤圈,一面还告诉自己不能完全失控,留了个小圈在手腕上。他一面化解冰阵,一面不忘原谅敖丙,仍记得他是他的朋友。
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虽然很难逾越,但哪吒告诉我们,如果你敢于蔑视它,打破成见获得友谊也不是不可能。
3 职场价值篇
剧中男一号和男二号分别都有个师傅。哪吒的师傅是太乙真人,敖丙的师傅是申公豹。两位师傅性格特征很鲜明,在职场中也很有代表性。
申公豹,是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也在一直非常努力地朝着目标奔跑,方法上甚至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但结局呢?功亏一篑,哪怕他曾非常接近成功了。
太乙真人呢,张口就来的川普很好笑,整个影片最给力的最有范,可能就是在抵御天雷时分出手相助了。其余时间基本上是“只争朝夕开心就好”的模样。可是,为何他可以位列十二仙位之一呢?个人看来就是因为他三观很正。一他不是没有“要性”,在听师傅说完成灵珠转世认为可以位列仙班时也是高兴万分;二他对领导交代的任务非常上心任劳任怨,不论小哪吒如何戏耍他仍以师者身份引其向善; 三他本领(法宝)繁多却不自夸,不会像申公豹一味只看自己努力如何而忽视别人的成就。
这也符合当下很多公司人事评价中“价值观”占比越来越重要的原因。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不契合那么成功可能是暂时或偶然的,不能带来长久或可复制的价值。所以,不如“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每个人可能都是“小哪吒”,或者会遇到“小哪吒”,那有如何?生而为人,做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