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申明一点,历代的史官们在历史、文化的传承方面是功不可没的!没有他们的辛勤耕耘,后人对历史的认知将一片空白。我们读史,该抱以何种态度呢?怎样的态度才是对历史编写者们应有的尊敬?我认为,用心、用思想与之交汇。
我们在读史的时候,往往主观地认为,读的只是一些文字,是力求弄懂文字背后的真实。这其实是一个认知方面的误区,因此,势必会进去另一个误区,即认为有一个无法达到的唯一真实。我曾经也是这样认为的。近来,经过一番思考,我有了新的认识,即历史是一个综合体,她不止是由一件件表面客观发生的被知与不被知的事件叠合而成的,还涵盖了蛮荒与文明及文化。
我们在读文字记载时,如果用心,会发现其存在一些纰漏,便可推断出诸多不符实际的荒谬。于是,难免产生“历史的虚假呈现”的感觉。如果认知只限于此的话,我想,我们是没能读得懂历史的。
文字是文明孕育出的文化的工具。迄今,用它来载录历史是唯一的选择。如果只立于文字本身的角度来看待其载录的准确性,一定会令我们大失所望。那么,就以文化的角度来看吧。于是,谬误与文字背后的客观事物便有机地结合了。于是,真实反倒成了“虚空”,也因此,对文字记载的偏误的“撕剥”便不单纯的是一种猜测与诋毁,而是在“虚缈”的真实中寻求一种真知。
我们如今所“认识”的帝辛(纣是后人对他的称谓)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混蛋、大暴君。我大略查了一下,在周之前,并无多少对他劣迹的文字记载,更没有如传闻所说的“酒池肉林”及“炮烙”酷刑的支撑材料。关于这些事迹的记载始出于周,盛传于战国时期。而令我们对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文学著作“封神榜”,这是文化的力量。
周灭商而代之,基于政治目的,必然会罗列商的“种种不是”,尤其是对被直接取代的帝辛,更是“痛下狠手”,其越无道,周便越显得“正义”,不敢说帝辛有多无辜,但被“言过其实”是可以肯定的。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同时,也是“百家争鸣”、“文化活跃”的时代。诸侯群雄纷争,列强争霸,尽管如此,统治阶级却存在一个共同愿望,即必须巩固其统治地位,因此,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取得民众的拥护尤显重要。“标榜仁义”、“教化民风”、“凸显正统”便成了“当务之急”。“欲使己正,必证彼邪。”于是,帝辛便毫无悬念地延续着其荒淫无道的“风格”。
我如此这般地提及,并不是想为已经被搞得腐臭不堪的阿辛正什么名。我是要为被“自诩公道”的世俗所过度伤害的红颜鸣不平!
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这个红颜叫妲己。也许有人会问:“你是不是故意装逼?都已经盖棺千年了的“事实”,你纠缠个不休,为什么?”不为别的,就为说句公道话!仅此而已。
首先,我要提出一个大家都不会有疑义的事实,即妲己不是妖精变的,她是有苏氏之女,国色天香。据说是帝辛伐苏时,将她掳到了自己宫中。这种事在当时不足为奇,没有人会同情。估计只有她的父母会悲伤。他们要是知道由这件悲伤事将引发的千年唾洪的话……
妲己进了帝辛的宫,要想活下去,还想活得好一些,只有尽量讨得大王的欢喜。这个对于她来说倒是不难。那些关于切下人的脚的事、剖开孕妇肚子的事、将比干的心挖出来证实一下是否有七窍玲珑的事,实在是不靠谱至极!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被冠以“穷奢极恶”的帝辛。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尽归焉。这话的意思是:关于商纣恶行的传闻,不符合事实的成分很多。为君者,一旦被冠以骂名,那么,所有的恶名就都归结到他的身上。子贡算是说了一句公道话,但他身处当时的社会,也不敢彻底为帝辛翻案。《吕氏春秋》中亦说:桀纣不亡,虽不肖,辱未至于此;汤武不王,虽贤,显未至于此。故人主有大功,不闻不肖,亡国之主不闻贤。这句话委实公允,意思是桀和纣如果不被灭亡,他们虽有劣迹,也不会如传闻这样;如果成汤和周武不能获取王位,虽然他们有贤德之处,但也不会像如今这样得以彰显。所以,作为君主,建立了功业,便没人说他们的不是,亡国之君是不会有贤德之名传扬的。
这样看来,帝辛并不是像传闻的那样荒淫无道,妲己作为他的爱妃,又怎么会在他的宠惯下做出那样灭绝人性的事情来呢?就因为周武王在誓师大会上的一句: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于是,坊间就开始捕风捉影地搜罗“素材”,并展开想象力。可怜一个无辜的女子,纵使有一些骄横之举,却被“滚滚唾洪”淹没,作了“王道”的牺牲品,千年挣扎,难见天日。
如今,一部影片,总少不了男女主角。正如在那个乱纷纷的年代里,一个被推倒了的帝王,总是极其“禽兽”、极其昏庸的,而且总有一个“祸水”相随。这就是文化,文化不是坏东西,文化是与历史相依附的。透过文化的罅隙,总能听到一些声音,似远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