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下课后,同学们都是抢着去吃饭,但今天没有人赶着去食堂,似乎这时候我们都意识到了原来这就毕业了,原来所期望的毕业是这种滋味。中午吃完饭后,下午就开始照毕业照了,各班拍完集体合照后,同学们自己在校园里留念拍照,几个同学拉着这个老师,几个同学拉这那个老师,都在抢着和老师合影,完事之后就是和同学拍照了,那天下午,整个校园都洋溢着我们初三学生的笑声,和同学的打闹声,我们度过了最美好也是最后一个校园的下午时光。
自从上了初二后,我们农村学校每天的早饭是免费提供的,所以每天吃早饭时最井然有序的,各班在食堂门口站好队,分批次进入食堂,每班吃饭的地方也是固定的几排桌子,食堂工作人员会提前放好一盆粥,然后班干部排队去领馒头和鸡蛋等,一周还会发一次牛奶。基本上每天都是我和几个男同学去领饭,最后一天早晨,我们领了最后一次的早餐,也是在食堂的最后一顿饭。吃完早饭后,举行毕业典礼,我们六个班坐在教学楼大厅前,等待着典礼的开始。先是由校长发言,接着是老师代表发言,发言的是那时候三班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也正是老师讲的那一番话,底下许许多多的同学眼眶都红了,也有不少女生哭了,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看着前面坐的同学,有流眼泪的,有捂着眼睛的,自己眼眶不禁也红了许多。十四五岁的我们,第一次经历了分别与再见,初中时代这种纯真的友谊,岁月使这种纯真逐渐淡化,却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2021年六月十号,我们毕业了,开完毕业典礼,我们各自收拾自己的东西,没有好好说声再见,也没有正式的告个别,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后就各自回家了,我和MW之间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六天后中考,我大姐带着我住在我姑家,考了两天试,那时候我大姐夫正和我大姐再处对象,每门试考完我出来后他两就在门口等我,最后一门英语考完,可算是解放了,我告诉我姐,顶多480,最低450。等成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前些天还好,距离成绩快出来的几天,是越来越害怕,成绩出来那天中午,我爸妈不在,我和我姐查了好几次成绩终于出来了,450。意料之中的成绩,但此时也意识到这个成绩是不可能考上二中,我自己躺在房间里,想了又想,上六中吧,落榜到六中还是可以的,下午我给NY打了电话,班里只有我和她报的一个学校,她考了480,上二中问题不大。我
成绩出来到学校的录取榜单中间还有五六天,那五六天里,我在家基本上也不怎么说话,偶尔还和我妈吵架,直到一天下午,班里一同学给我发消息说二中的榜上有你,我顿然不知所措了,赶紧给她打电话问怎么回事,但她正好没在家,因为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手机,毕业时填的手机号都是家长的。我给爸妈说了后,我爸说吃完饭后咱两上去看一眼,下午吃完饭后我爸骑着摩托车带着我就去城里了,到了二中学校大门口,我赶紧下来过去榜单的最后面找我的名字,但怎么都找不到,因为榜单是按成绩排序的,所以我和父亲在最后怎么都没找到,录取分数线是468,最后扩招的同学成绩都要460分以上,这也没有我的名字。就在我和父亲准备回去时,我往前面看了一眼,怎么前面两列还另放了出来,上面写的推荐生榜单,我一看最后面有我名字,“找见了,找到了”,我喊着让我爸过来看,上面写着:wqql初中 李渊 515分。我一看这怎么450变成了515,就因为推荐生的原因?我还找了NY的名字,她就在我上面,525分,我想可能推荐生算的分不一样吧,反正是录取了。回家后我就给我妈和我姐说考上了,前几天我所有的不开心都烟消云散了,晚上我上学校官网查了一下推荐生的分数算法,原来高考分数只占60%,之前我们还去学校面试了一次,也就是做了一张很奇怪的卷子,上面只有十道题,我现在还记得里面其中几个问题:为什么水管是圆柱形?为什么冬天的时候会感觉到大自然比较宁静?如果你是班级里的文艺委员,下课后同学们都坐在座位上死气沉沉,你会用什么办法让同学们出去玩?还有最后一道题,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这次做卷子的分数占10%,还有30%的平时成绩,是初中学校往上报的,我想应该是我班主任给我报的分数高了些,所以就这样误打误撞的上了二中。因为隔壁班的那哥们也报的二中,也是推荐生,考了451.5,但是最后他落了榜,我比他分数还低,没想到却录上了。
推荐生只有一中和二中有这个名额,由各个学校选择往上报,我们学校有十二个名额,正好六个班,每班两个同学,因为我们班报二中的只有我和NY,所以班主任就报了我们两个,正是这个推荐生,可能我这一生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我不知道假如我上了六中现在会怎么样,会认识一些什么样的人,会经历一些什么样的事,只不过是在这些时间段中,换了一个过程继续着。不过也正是上了二中,让我认识了现在身边的人,也让我的青春有了许多色彩。
在成绩还没出来的时候,我们班举行了毕业聚餐,大概有二十几个人吧,MW也来了,毕业时我两也没说分手,就和周末放学回家一样,也没多说什么。但那天见面后,好像都彼此有些躲避对方,吃饭的时候也没坐在一块,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说过,吃完饭就走了。回家后,我想了又想,下午去广场打篮球时我拿着我爸的手机走了,去一边打篮球一边给她打电话说了分手,至于说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她好像说过一句如果你现在在我身边,我觉得我会打你。打电话也没聊多长时间,就这样分手了,挂完电话我接着打篮球,广场里也没其他人,就我自己自娱自乐,好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一样,我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分手和没分手有什么区别,多半是因为那时候确实毕业就相当于分手了,因为没有了手机,登QQ也是用我爸的手机登会,也不怎么聊天,所以没想过删彼此的QQ,就这样,现在QQ列表里还有她,偶尔还能在空间看见她发的照片,不过也不太怎么会想起初中这一段故事了,也许那时候并不是太懂这种情感吧。
我初中毕业后,我大姐正好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之前说好的毕业后就给我买篮球,中考完那天下午,我们就去买了篮球回了家,那时候村子里的广场刚建好,有篮球场。回家后每天早晨,下午我都会去篮球场打篮球。但篮球场永远只有我一个人,学会打篮球大概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初中的时候,毕竟篮球场是土地,而且也只有初二的一学期接触篮球比较多,后来也没怎么打过了,但就是喜欢这个东西。一天早晨我去投了会蓝,来了一位老爷爷,大概有60岁的样子,说咱两玩会,我说好。一边和他对打,同时他给我教怎么三步上篮,讲投篮的姿势,
录取结果出来后,我知道她没考上一中,落榜到了四中。上高中后,从城区回家我们要坐同一辆班车,原来还以为会碰见,事实是我想多了,两个学校的放学时间不一样,加上本来遇见的几率也不是很大,高中三年,我记得就高二有一次,遇见了,简简单单的聊了两句后她就到村子路口了,2016年至今五年多了,再也没见过。而初中的同学,也很少能遇见,那时候想都是邻村的,见面的机会肯定很多,后来发现原来回家的时间很少,上高中时有周末,有寒暑假,上大学后只有寒暑假,工作后就只剩下了过年。成长也许就是这样,有离别,也有相遇,我们都在过着各自的生活,习惯了说再见,也习惯了说你好,幸运的是总会有几个人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