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生活中有自己所爱的人,也有爱自己的人。任何时候遇到任何事情,都有家人与自己肩并肩地站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人生赢家”。这个目标很难吗?我觉得不难。如果你觉得有点难,可以看看这篇文章,也许你能找到答案。
《为什么别人就是人生赢家?而你却要面对婚姻不和谐,孩子不听话?》
如果你看过《红楼梦》,你觉得像贾宝玉一样生活在家大业大,吃穿不愁,还被众星捧月般长大,算不算“人生赢家”?
我想如果你读完了整本《红楼梦》,知道贾宝玉后来不仅是痛失所爱,连贾家也一败涂地的遭遇后,自然不会赞成贾宝玉的生活就是“人生赢家”。
曾经看过香港富豪霍英东的传记,在传记里写到霍英东出生在一个不富裕的船家,因为在船上生活,在上小学之前从来没有穿过鞋子。
后来因为一次海上的风暴,他失去了自己的哥哥,爸爸受不了大儿子的突然离世,也很快撒手人寰,只剩了下妈妈带着他和姐姐一起挣扎在艰苦地生活中。
他说因为没了爸爸,全家赖以生存的船只也被摧毁在风浪中,孤苦无依的妈妈带着幼小的他们差点就去讨了饭。
后面还有许多艰苦地磨炼和经历,但是他终于和母亲慢慢扛着一步步走了过来,他的人生成为了传奇,他的财富也成为很多人的向往。
他有钱了以后,也为国家和民族做了很多事情,这样的人是不是“人生赢家”呢?
我想你当然会说,如果这样的人都不配被称为“人生赢家”,那么就没有什么人可以称为“人生赢家”了!
但是我想很多“人生赢家”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点是,他们的子孙也很好,能够顺利继承祖上的家业,而没有在短短时间内,就骄奢淫逸的将祖上辛苦打拼来的财富败光,才是人们真正认可的“人生赢家”。
所以在生活中,有钱有权并不是特别值得羡慕,值得羡慕的是那些家族兴旺,子孙备有才人出的家风。
今天我们大部分为人父母也特别疼爱孩子,什么好的都想给自己的孩子,但是却唯独忽略了培养孩子付出的能力。
孩子在家里个个都过着宠爱无边的生活,以至于很多孩子都以为别人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不明白一旦离开父母,还有没有人愿意来爱自己。
想要得到,必先付出。
这不仅事关一个人生活的良性循环,更加事关一个家族的良性循环。
只是在这个道理不明的情况下,很多孩子长大在建立家庭时,就不懂得要为对方付出,而是反过来斤斤计较对方是不是爱自己,对方为自己做了多少事情。
这样计较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两个人分崩离析。
现在之所以离婚率越来越高,我想一定离不开两个原因,一个是对个人的利益看得太重,另外一个就是不懂得为对方付出。
古人常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以孝治国,虽然近代以来把孝文化批判得很厉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谁家如果出个对父母特别好的孩子,大家还是一脸羡慕。
而且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教育他的弟子,面对父母的棍子,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连圣人都没有说在面对父母的棍棒教育下,作为孩子你就老老实实不要反抗,可见这个“棍棒底下出孝子”并不是明面上的意思。
我想这个意思更多的是说对待小孩子,父母要适当地严厉,不能任何事情都随着小孩子的性情来。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养过狗,如果你养过狗,你就会发现在养狗的时候,在小狗的时候就给它训练出好的习惯和行为,那么以后这只狗养起来就会特别舒心,就会给主人少添许多的麻烦。
万物的规律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都要慎于始。
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养成好的习惯,打下好的基础,以后就会顺利成长往好的一面去发展。
植物、动物都脱离不了这个规律,所以人自然也是这个样子的。
今天对待孩子,父母太过恩宠,不让孩子在生活中有劳动的机会,也不给孩子进行明理的教育,以至于让孩子误认为别人对自己好都是天经地义的,那么孩子长大了以后,又怎么能突然灵感大发,而懂得爱是付出呢?
所以孩子长到一定的程度,大部分父母一定是一边抱怨,一边继续宠着孩子。
而不是看到孩子的问题,就痛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进而改变孩子。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想做“人生赢家”,就离不开正确的观念,当自己具备了正确的观念,那么不仅仅是孩子会受到自己正确观念的影响,伴侣、父母都会受到这种有益的影响。
所以你看人若想改变环境,就用最简单的方法就可以了,那就是静下心来先用正确的观念来武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