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初公司内部培训。
Jim说,整个3天的课程,没有对错,我们只是带着正念,去审视自己,临在当下即可。
什么是正念?
正念,意味着「心在当下」。它是通过有意地、非评判地关注当下而升起的觉知。
1979 年,美国麻省大学医疗中心(UMass Medical Center)乔·卡巴金博士(JonKabat-Zinn)将东方的静坐冥想与西方的医学减压理念结合,开创了正念减压疗法(MBSR)。正念也因此从宗教中脱离出来,进入科学心理学领域。
练习正念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将注意力放在呼吸、身体感觉或其他锚点上。
当观察到自己走神了,静静地观察浮起的思绪,再重新将注意力拉回到锚点上。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无论是情绪还是想法,都是很短暂的,像肥皂泡一样来了又走。渐渐地你会意识到,在迷雾一般的想法与情绪之下,有一个稳定的「你」存在,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回应情绪和想法,而不再是被它们拽着走。
冥想只是正念技术中的一种。在由牛津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马克·威廉姆斯等人开创的正念认知疗法(MBCT)中,正念书写则成为另一种经典的调节技巧。
那什么又是正念书写呢?
正念书写的本质是,记录下你的自动化想法,让你的思想独处 —— 这是一个记录的过程,而非控制。
正念书写让我们头脑中模糊的想法具像化,允许我们从「第三者」角度去观察自己的感受,看见自己的想法,捕捉内在与外在生活的所有细微差。当想法被记录下来,我们更容易判断出哪些是客观事实,而哪些是想象,进而更好地接纳情绪,与内在的自我深度连接。
下面是一些个人化的例子:
•关于自己对「社交」厌恶的深入分析,发现其实是害怕挫败与懒惰;
•担心增长的焦虑,其实是缺少对当下机会的分析;
•认为有畏高症,但实际上是在用未来不确定的信息吓唬自己,让自己龟缩在某个边界内。
练习冥想,不要停下来,冥想结束的时候,回顾和自己对话的过程,写下正念。
可以持续的写,每天去审视同一个问题,慢慢的发现,其实到某一天,曾经纠缠的执念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