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名称,早见于《楚辞》等古籍中,来源已很久远。以“象”命棋,本义是“象者,像也。”表示象棋是古人模拟战阵体制而创建的。
1925年11月,在太原举行山西省青年象棋比赛,不满16岁的高一学生贾题韬是上百名青年选手中最年幼者。他斩关夺隘,以全胜战绩荣获冠军,名震华北。
贾题韬(1909—1995),字略侯,山西洪洞赵城人。当代杰出的佛学家、中国象棋理论奠基人,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学院,三四十年代曾在全国各地大学讲授哲学和逻辑学。
1941年,贾题韬所著《象棋指归》出版,深受象棋爱好者欢迎,后来被新加坡象棋学会列为“古今象棋十大名著”之一。其著作除指归之外,另有《象棋残局新论》这部扛鼎之作。本书着眼于棋理的建立,即象棋残局理论。同大多数像《适情雅趣》、《桔中秘》偏向于技巧性的残局著作相比,《象棋残局新论》则是转了一个新方向,从理论上重新定义残局。可以说这是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象棋理论书籍,没有之一。
象棋的三个阶段:布局、中局、残局。布局是序战,主要是部署子力的方针,具有战略性;中局是开始进入战斗;残局则是以残缺不全的子力,将近尾盘的决战,属于战术性。就象棋全局而言,战略方针就是:“优则图胜,劣则谋和。”
当然,这些理论都是为棋手们所习知,但实战结合理论则是意味深长,具体情况却有所不同。举个例子来说,“一马擒王”,一定是帅(将)占中线,单马据禁点配合起来的结果。
那怎样下残局呢?这是我们要面临到的问题。
作者在此书第一部分,(第一到三章)提出一个残局的核心概念——“形”。
而残局中的“形”,一般说来是以双方或一方残存的作战子力:车、马、炮、兵,包括帅(将)在内,围绕着以士、相的残全定性的形态。
至于“形”的问题,书中阐述了包括有审形、组形、展形、捣形、限形,一系列有关战略、战术的具体运用。
本书的第二部分即第四章开始,作者力推士相局,就是为了提高残局的战斗力,提出了以士相局抵挡当头炮的套路,以供临阵使用。
看了此书,我有三点体会。
其一,下棋需要夯实基础。我从十余岁开始接触象棋,虽然痴迷于楚河汉界,但是水平一直不能提高。后来自学了一本金盾版《象棋入门》大半年了,终于稍许入门。自己也明白提高棋艺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基本功训练,平时边下棋边参悟。
其二,图胜谋和的战略。象棋是模拟战争的艺术,平时我们看了那么多排局古谱都是杀招和破招的技巧,虽然能够提高临场对弈战斗力,但是没有理论指导高度,而此书让渐渐我明白,枰中之外的战略一通棋理。
其三,熟练掌握稳步精进。如果你棋艺三五年,熟练掌握基本杀法和基本残局,到此阶段感觉学有余力的,向你推荐贾题韬的此书作为下一阶段的进阶教材。说句题外话,这本书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研习的。就像功夫之道,先外练筋骨,后内练心法,方能到达上乘。
很多人都嗜好下棋,临枰观局,仿佛现身于金戈铁马般竞杀的场面,心中的气魄何等的豪迈。
象棋是一种艺术,如果单单重视技巧,为走棋而走棋,往往造诣尚浅。纵观棋理,其实就是培养一个人的修为和情操,而象棋的境界就是弈时两个人禅定般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