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天读写训练营(学号74 )《象棋残局新论》

“象棋”的名称,早见于《楚辞》等古籍中,来源已很久远。以“象”命棋,本义是“象者,像也。”表示象棋是古人模拟战阵体制而创建的。
1925年11月,在太原举行山西省青年象棋比赛,不满16岁的高一学生贾题韬是上百名青年选手中最年幼者。他斩关夺隘,以全胜战绩荣获冠军,名震华北。

贾题韬(1909—1995),字略侯,山西洪洞赵城人。当代杰出的佛学家、中国象棋理论奠基人,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学院,三四十年代曾在全国各地大学讲授哲学和逻辑学。

1941年,贾题韬所著《象棋指归》出版,深受象棋爱好者欢迎,后来被新加坡象棋学会列为“古今象棋十大名著”之一。其著作除指归之外,另有《象棋残局新论》这部扛鼎之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书着眼于棋理的建立,即象棋残局理论。同大多数像《适情雅趣》、《桔中秘》偏向于技巧性的残局著作相比,《象棋残局新论》则是转了一个新方向,从理论上重新定义残局。可以说这是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象棋理论书籍,没有之一。

象棋的三个阶段:布局、中局、残局。布局是序战,主要是部署子力的方针,具有战略性;中局是开始进入战斗;残局则是以残缺不全的子力,将近尾盘的决战,属于战术性。就象棋全局而言,战略方针就是:“优则图胜,劣则谋和。”

当然,这些理论都是为棋手们所习知,但实战结合理论则是意味深长,具体情况却有所不同。举个例子来说,“一马擒王”,一定是帅(将)占中线,单马据禁点配合起来的结果。

那怎样下残局呢?这是我们要面临到的问题。

作者在此书第一部分,(第一到三章)提出一个残局的核心概念——“形”。

而残局中的“形”,一般说来是以双方或一方残存的作战子力:车、马、炮、兵,包括帅(将)在内,围绕着以士、相的残全定性的形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至于“形”的问题,书中阐述了包括有审形、组形、展形、捣形、限形,一系列有关战略、战术的具体运用。

本书的第二部分即第四章开始,作者力推士相局,就是为了提高残局的战斗力,提出了以士相局抵挡当头炮的套路,以供临阵使用。

看了此书,我有三点体会。

其一,下棋需要夯实基础。我从十余岁开始接触象棋,虽然痴迷于楚河汉界,但是水平一直不能提高。后来自学了一本金盾版《象棋入门》大半年了,终于稍许入门。自己也明白提高棋艺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基本功训练,平时边下棋边参悟。

其二,图胜谋和的战略。象棋是模拟战争的艺术,平时我们看了那么多排局古谱都是杀招和破招的技巧,虽然能够提高临场对弈战斗力,但是没有理论指导高度,而此书让渐渐我明白,枰中之外的战略一通棋理。

其三,熟练掌握稳步精进。如果你棋艺三五年,熟练掌握基本杀法和基本残局,到此阶段感觉学有余力的,向你推荐贾题韬的此书作为下一阶段的进阶教材。说句题外话,这本书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研习的。就像功夫之道,先外练筋骨,后内练心法,方能到达上乘。

很多人都嗜好下棋,临枰观局,仿佛现身于金戈铁马般竞杀的场面,心中的气魄何等的豪迈。

象棋是一种艺术,如果单单重视技巧,为走棋而走棋,往往造诣尚浅。纵观棋理,其实就是培养一个人的修为和情操,而象棋的境界就是弈时两个人禅定般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在研究象棋,人生如棋、棋如人生,特别转载一篇关于象棋文化的文章。如下: 作者:阮宜正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投资进化营阅读 7,561评论 0 10
  • “象棋”的名称,早见于《楚辞》等古籍中,来源已很久远。以“象”命棋,本义是“象者,像也。”表示象棋是古人模拟战阵的...
    昕城阅读 13,139评论 4 4
  • 中国象棋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流传下来的象棋谱却为数不多,搜集古谱和整理古谱,无疑地是我们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上的...
    上下笔尖子阅读 10,136评论 3 8
  • 赵国荣 在我国棋坛上,叱咤风云,驰骋枰场的高手所在多有,而作为年青一代棋手的代表赵国荣,其成绩是显赫的。他的追求、...
    上下笔尖子阅读 10,484评论 2 11
  • 也许有某一天你会忽然发现你曾经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感动了自己,当你看淡一切的时候你便会发现你什么都不怕了。
    安樱阅读 3,9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