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奔波于各类培训,一日未停,听了很多,有些是教学教研发展的必要性,有些是与现代化发展接壤的“ai助力教育生活”等等。反刍回顾,庆幸自己这段日子听得认真,从这些貌似“老生常谈”的培训了听到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所学校,那是一所屹立百年而不倒的小学,坐落在无锡的学前街上。“学前街”,从路名中你就能依稀窥见百年前这条路上的学府林立,如今的市一中、女中、江南中学,包括我的母校——无锡高等师范学校等等都曾在这儿,可惜现在都迁址或者不在了,只有这所小学还在。它的北门正对着无锡香火最盛的孔庙,孔庙附近是各种名人故居,钱钟书故居、顾毓秀故居等,对了,还有那个留下千古名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书院,足以见得这所学校的创办人于百年前的良苦用心。
自1913年建校至今,校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花一叶都记录着岁月的故事,流淌着历史的文脉与传承的力量,我尤其爱那一幢钟楼,母校也有这样的钟楼情节,十几年前迁址时仍仿着这幢文物保护遗址,又建了一幢,刻着我们锡师的校训——弘毅。
眼前的钟楼仍是百年前的钟楼,而今它包容着两个主厅——诚勇厅和乐学厅。
“诚勇”二字,诚,意味着我们要对学生、家长、同事乃至社会真诚相待,对待教育事业抱有一颗赤诚之心;勇,则要求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于担当,勇于创新。
“乐学”的办学理念,是它如今的风貌与样态,也是传承百年的理念与情怀。从理念的更新到课程的改革,从环境的打造到文化的渗透,乐学教育理念在培养完成儿童的育人之路上,真正做到了“捍卫童年、启迪童年、放飞童年”。它让我再一次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守护孩子们的童真,启发他们的智慧,帮助他们展翅高飞。
我们常说,以史明智,我想作为老师这点更重要,我们常常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那首先要带着谦虚虔诚的心去了解前人,走进前人,向前人学习,争取继承前人之教育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