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在我家是顶梁柱,我爸的存在感很低,因为妈妈的强势,也因为妈妈为我家几乎操碎了心。
我妈是高中毕业,她们那个年代考大学的流程比现在复杂一些。得先进入预选,然后才能参加高考。当年她们班就两个人进入了预选,她和她们班长。不过渴望跳出农门的妈妈最终并没有如愿以偿,她以几分只差与大学失之交臂。而且还嫁给了我那小学都没有毕业的爸爸 。谈及当年为何会看上我爸,我爸每次都说是因为我妈看上了他当年的年轻漂亮。
我妈脾气很急,不容别人有一点点的错失。所以我一直很佩服我爸这么多年都能好脾气的忍耐。可是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外公没有在我妈妈她们三姐妹很小的时候去世,如果我妈妈当年就是顺利的考上了大学,如果我外婆没有在日子刚刚好过一些的时候就不在了,如果我们家我爸爸是个特别有主见上进的人,那么我的妈妈,会不会长成一个温柔可人的女子。
在我们家是没有女儿向妈妈撒娇这种情景的。因为我妈根本不吃这一套。她会在你跟她开玩笑的时候板着脸告诉你这样的玩笑开不得。她会在被人跟她讲笑话结束了之后一脸懵逼的不知道笑点在哪里。我想我老妈的笑点高是因为为了生活,他们真的已经倾尽了全力。
得知我考上大学了,我妈那一晚彻夜无眠,也许是因为女儿圆了她那个大学梦。去学校报道时,要把装了棉絮和凉席的大口袋搬进寝室。我至今记得我妈一个人在寝室楼梯与口袋奋战的情景。我想我那个时候怎么自私到没有帮帮她,怎么就觉得那么的理所当然。本来强势的老妈在女儿面前却卑微到了尘埃里。在学校呆了一天之后,老妈第二天很早就启程回家了。我没有起床,更没有送她,以为作为大人的老妈根本不需要我陪。我后来才知道她为了省钱没有打车去车站,而是选择了坐公交,然后还走错了汽车站。我不知道她一个人在那个陌生的城市是如何辗转,如何无助,如何孤独,最后很晚才回到自己的家。我想到那个不仅看电视可以看得泪流满面,读我小时候的课文都可以读到哽咽的老妈。我为我自己当年的冷漠后悔不已,后来我考上了研究生,要求爸妈都来送我到那个城市。明明是想带那两个人好好的逛逛,可他们为了省钱硬是哪儿都不去,在酒店呆了几天。结果还是把自己定位成了帮我搬东西到寝室的角色。
家里的亲戚都在城里买了房,唯独我们家没有。不是没有这个实力,而是老妈的坚持。她坚持要等到我弟弟大学毕业工作落定时再考虑买房的事。亲戚们恨铁不成钢,说我妈以原始积累在银行存的那点儿钱过几年也许就买不上房了。我也不止一次的劝过,即使这样,老妈依然我行我素。后来我明白了,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不敢。不敢用自己一辈子的心血去堵一套不知有没有升职空间的房子。因为他们不像我那些叔叔一样有稳定的收入,所以日子永远都过得那么小心翼翼。
以上是18年的日记,当时的我,研究生还没有毕业,以下是毕业的感悟。
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自私的人,但是,当工作之后,结婚之后,父母的所有资源都几乎倾斜弟弟的时候,我觉得我很难做到内心平静。
首先,我感激我的父母,供养我上大学,读研究生,按他们的说法,农村家庭可以供养女孩读书已经很明理,很可以了。但是他们也严格执行着养儿才防老的标准,倾其所有给弟弟买房买车,帮助他结婚。而我这边,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是我自己没有选择一个家庭条件好的爱人吧,所以他们也不愿意被我拖累,也不愿意继续在我身上做什么投资。我一度尝试理解,我一度想要释怀,可是我觉得我接受不了那套别人家都这样所以我们家也会这样的说辞。
19年毕业到现在4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对父母的期待和依赖几乎快要断绝,我不奢望他们给我太多经济资助,可现在看来,我连情感要求可能都不能奢望了。
我的母亲依然劳累,依然辛苦,但是我现在觉得她的劳累她的辛苦好像也并没有完全因我而起,都是她自我选择的结果。我应该感激,至少他们并没有要求我反哺,没有要求我上交工资,没有要求我补贴弟弟。
我在长期的抱怨和哀念中发现一个事实,父母就是做到了她们觉得最好的,至于我的感受,她们并没有特别关心,当然,我也很长很长时间没有跟他们说什么心里话了,我觉得有些话说出口,伤人,更伤自己。我期待的,她们已经不想给了,那就算了吧,我不强求。
我的父母爱不爱我呢,他们爱我,但是又没有爱到那个程度,至少没有到我期待的那个程度。
我的母亲,她坚强,她执拗,她不乐观但是依然按部就班的生活,她有时候开明有时候又固执得像一个封建残余,她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虽然不是每一条都是对的。
我爱我的母亲,不然我不会有期待,不然我不会受伤。我在明晰了她们重男轻女的事实之后依然爱她。只是我不知,这份爱她是否懂得,她是否心疼。
我爱我的母亲,以后她老了病了我应该也不会袖手旁观,不过我觉得我应该也做不到倾其所有。我只能做到我能做的,就像他们对我一样。
我爱我的母亲,我决定从此以后不再抱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一步一步的让自己的小家更好。
如今我马上也即将成为一个母亲,我会全心全意的爱我的孩子,加油!!过好每一天,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