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尚龙的一篇文章,说人要努力奋斗,体面地吃饭,小迪非常赞同这一点。在小迪这里吃饭不体面还包括,在别人的地盘吃了自己不爱吃的食物,而别人还觉得你矫情。所以小迪决定赶快回城,回到自己的家里,可以每顿饭都体面地吃。
不仅吃饭要体面,出行也要体面,如果有一辆车,到哪儿都方便。
问题是小迪没车,为了方便,有时候可能会蹭别人的车。不管这个别人是亲戚还是朋友,次数多了总是不好,别人买车是为了自己方便,不包含顺带还要给小迪一点方便,别人肯方便是情分,不肯方便是本分。
2018年大年初三,小迪和先生带着孩子,冒着细雨在村边等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结果公交却晚点,迟迟未来。细雨夹着冷风不停地打在人身上,小迪心情很不好,归城心似箭,她是必须要尽快回去的。
先生认为公交一定是因为人多堵车了,决定守株待兔,死等!
孩子太小,带在身上小迪更无法前进,于是她把它交给先生,自己一个人冒着小雨向前冲,小迪心想就是用11路,也要走出这个交通极不便利的地方。明明路修的很好,没有自己的车,就只能等着每天四趟的定点公交。只要这公交有点什么原因没有按时来,就是有再急的事,也走不了,先生愿意等就让他等。
小迪扣上羽绒服的帽子不回头地往前走,路上有很多迎面而来的私家车,跟小迪刚好是反向,所以不能招手,只能试图找后面来的车试试。过去几辆车,小迪终究有些拉不下面子,感觉自己有多穷困潦倒似的。其实小迪身上的包包里有钱,如果有人愿意停车,她会按市价付车费的。
就这样走了几分钟,雨势渐大,小迪没有带伞,只好就近到路边的屋檐下避雨。一抬眼发现有一辆面包车停在路边,前窗玻璃上贴有手机号,推测应该是可以带人的,便拨了个电话过去。车主接听后从路边的房子里出来了,问小迪是哪儿的人为什么不乘公交车,小迪解释了几遍,公交车晚点一个多小时,车主好像还有一丝犹疑,一会说大过年的不好叫价让小迪出价,一会又问小迪是几个人乘车,一会又说他们一会要去别的地方,但可以考虑弯一点路带小迪。
小迪看他有点不果断,心想也是,这大过年的,又是风又是雨,一个单身的女人出来找车,确实有点奇怪。小迪因为看他身旁还跟着个小男孩,猜想应该是个居家男人,才肯跟他谈载人的。现在既然他有迟疑,趁着他进门的一会,小迪转身继续向前走。走出几十米,他就在背后喊,问小迪到底要不要走。
小迪就这样跟他隔着风雨几十米,扯着嗓子对话,最后他决定载小迪。小迪便走了回去,问他你是现在走吗?他说还有个人在换衣服,收拾好就走。没想到正说着,姗姗来迟的公交车适时地出现了。小迪于是谢了他,上了公交,这样俩人都放心了。
这一段经历让小迪极为不爽,去年考的驾照一直都在包里揣着,至今没有派上用场。那迎着风雨向前走的十来分钟里,小迪只要看到路边停着的车,就有一种想自己开走的的冲动,只想赶快告别这种不堪,不要再受控于这个天气这个交通。
即使那趟公交车没有出现,即使那个车主最后决定不载小迪,她还是会迎着风雨向前走。小迪和先生的性格不一样,她愿意往前走,每向前一步,就离中心城区近一点,只要在路上,就会发现各种出路。等车也是用腿站着,还要勉强自己瑟缩着泡在不爽的环境中,何不迈开腿走出去呢!
体面不是一味靠傻傻等待和别人给予,最本质的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向前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