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个人管理”的概念在我脑海里由来已久,初次在公开平台提及这一表达是今年8月30日在简书上发布的这篇文章里,《Jenny极简个人管理序章:主题理念、缘起和初衷》。
当时标题里还在“极简个人管理”一词前面加上Jenny以作区别,并未专程检索调研。10月1日在多个中文平台查询时,才发现目前还没人提出这一概念。
截至2021年10月12日北京时间上午4:20,在谷歌、豆瓣和知乎搜索“极简个人管理”,首页都没有完全对应的内容,也没有这一专有名词。
百度的查询,首页也只有我之前输出相关的内容,全部来自我在简书发布的这一主题文章,还有一篇是朋友沃克写的推荐。
10月1日对“个人管理”类书籍做初步调研,学术界还没有专门研究,通俗读本里,目前豆瓣上排行前10的“个人管理类”书籍中,乐小陶的《个人管理学》最匹配我初步构思的内容和框架。
管理学泰斗彼得·德鲁克在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社会管理方面的权威毋庸置疑,但他的几本个人管理类书籍,如《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个人的管理》等,虽有很多高效实用的具体方法,全书结构设计和逻辑和我预期并不匹配。
“个人管理学”这一概念首次从一门学科的角度被提出是2011年9月在乐小陶《个人管理学》一书中,这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体系架构和特点,全面论述了与人相关的论题,从人的属性、人与人生的定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基础、个人管理方法、学业管理、职业管理、婚恋与家庭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健康管理和总体管理。该书2013年的第二版里,改进了目录,补充了更多内容。
这本书目前我在国外检索,无法获取,后面想办法接触到,再看下乐小陶这本书里给“个人管理学”下的定义。此外,也再结合彼得·德鲁克的几本书,先看下学术界对个人的管理是如何专业定义的。这些内容后面会再补充。
这里,就先尝试初步定义,写下我目前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提纲:
1)首先结合自我管理的概念,对比理解个人管理。
* 自我管理,又称自我控制、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律性管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以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
* 不同之处:“我”是多重的,而非单一。
之所以是个人管理,而不仅仅是自我管理,是因为当我们说“我”这个概念时,不是只有“自我”。
例如,还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和佛教推崇的“无我、忘我、破除我执”。
如果不了解这些不同属性的“我”,只关注自我管理,有时会陷入矛盾的痛苦,例如,本我状态下的自己,和“职业自我”或“家庭自我”角色需要呈现的状态相差太大时,会感受到分裂、挣扎。
自我和本我状态产生极大矛盾时,我们内心就会产生分裂和痛苦,个人管理就可以把这些都考虑到。
个人管理首先就包括对自己本我、自我、超我状态的认识,然后,我们要管理的不仅仅是自我,还有那个在无人状态时完全真实的本我,或许还有内心深处没长大的小孩。
重要性之一,比如在职业自我中,个体需要呈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在职场里容易失控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忽视了本我状态的自己,是不一样的。
2)极简个人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用个体用极简主义的方式自行实施的管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自己。只是:
* 和“自我管理”相比,多了对其他属性“我”的认识和重视
* 和“个人管理”相比,多了极简主义的理念和行动指南,因为个人管理涉及的细分主题太多了,并不需要成为每一领域的专家,就像一个企业的CEO一样,对每个部门要有大致了解,懂得每个部门的最少必要知识和关键内容、关键人,就可以了。
* 重要的是管理和极简的艺术。
3)外延:简单来说,也就是人、财、物的管理和统筹,就像项目管理,管人、管钱、管物资、管进度,最终完成目标。
今天把定义和外延写清楚,接下来就可以开始细分主题了,例如:
人:
* 梦想和目标管理
* 健康和精力管理
* 知识和学业管理
* 内外在形象管理
* 社交和关系管理
财:
* 财务和职业管理
物:
* 物品和无形资产
总体管理:综合统筹、优先级排序、舍九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