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办教师看中国平民教育的师资要求
读《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有感
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 张涛
上世纪二三年时代,是中国乡村教育试点的一个春天。晏阳初领导的河北定县,陶行知领导的南京晓庄,梁漱溟领导的山东邹平,卢作孚领导的四川北碚,黄炎培领导的江苏昆山,高践四领导的无锡黄港实验都有很大的影响,乡村建设实验蔚然成风。
对晏阳初先生的初识还是2021年10月份在李秀伟校长的讲座中。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惑之年才认识了平民教育家。真是惭愧!
从题目看,陶行知先生的《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一文关心的是地方教育和乡村改造,我便又想起了晏阳初先生。一整天我都在恶补晏阳初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方面的知识。从阅读中仔细分析陶行知先生和晏阳初先生两位平民教育家平民教育思想的异同,非常有收获。
晏阳初先生比陶行知先生晚出生一年,但是晏阳初先生活了一百周岁,比陶行知先生多活了44年。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北京成立,陶行知为董事会书记,晏 阳初为总干事。陶 、晏二人成为同事,开始拯救国家、拯救人民的伟大事业 。
1926年,晏阳初把平民教育的重点从城市转到农村,教育的对象也由城市平民变为乡村农民。在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中,首创以一个县为基本单位从事乡村教育实验研究。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所谓“四大教育”,即是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四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社会存在的“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推行“四大教育”,必须采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就不在这里阐述了。
陶行知的《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一文中说:地方教育及乡村改造的成败,是靠着人才为转移。所以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就是改造中国乡村的先决问题。晏阳初先生关于乡村建设人才的条件提了四条:一要有本国的学术功底,科学的知识技能;二要有创造的精神;三要有吃苦耐劳的志愿与身体;四要有国家世界的眼光。在这四条的基础上,晏阳初还提出过许多要求 ,如专业能力、创造能力、毅力、个性。晏阳初先生强调:“到人民中间去”;“生活在人民中间”;“向人民学习”;“与农民共同计划”;“从其所知开始”;“在已有的基础上建设”;“不是维持而是创新”;“不是救济而是自我解放”。
昨天我校崔志增老师退休了,是教师岗位上工作了42年零9个月,其中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了23年。民办教师是一个在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史上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特殊群体。《教育大辞典》指出,民办教师是指中国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他们是农村普及小学教育补充师资不足的主要形式。除极少数在农村初中任教外,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小学。他们经由学校或当地基层组织提名,行政主管部门选择推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包括文化考查)批准,发给任用证书。在生活待遇上,他们除享有所在地同等劳动工分报酬(1979 年后享有“责任田”)外,另由国家按月发给现金补贴。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办教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没有正式的国家编制;二是任用方式是自下而上;三是民办教师没有完全摆脱农民的身份。
民办教师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是我国“乡村教育和地方改造”的过程。民办教师的转型与消失标志着中国乡村教育改造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民办教师作为一个群体,一个概念,一段历史,他们平凡却伟大,贫困却执着。他们虽不知“道真丝的奢华与皮草的高贵,但却能把人性的温暖与
质朴的美丽奉献给山里的娃娃,他们虽然生活贫寒条件艰苦,但却自己用笛子演奏国歌对学生进行着灵魂的洗礼。他们没有享受应有的教师待遇,却以绵薄之力担负着中华民族最神圣也最艰巨的乡村教育的重任。”(引用《民办教师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车丽娜 徐继存)
民办教师就犹如晏阳初先生所言,符合晏阳初先生大部分的要求。
民办教师“到人民中间去”,“生活在人民中间”。民办教师自从转正之后才脱离了农民的身份,拿起粉笔是老师,扛起锄头为农民。一直作为一名特殊的“农民”与人民一起生活。即使到了后期,民办教师转正为公办教师也大都生活在农村,与农民打交道。
民办教师“向人民学习”,“与农民共同计划”。民办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农民的智慧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崔志增老师精通小学的所有科目,向人民学习种植、养殖技术。他在数学课上搭建了“三味书屋”;在自然课中寻找“百草园”。陶行知先生《活的教育》一文中说:要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 。崔志增老师就很好的实践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民办教师是乡村基础教育的“脊梁”,是乡村文化礼仪的“向导”,是乡村行政事务的“智囊”。民办教师为中国“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