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线}
第一章 第一节 一统在望 大帝遇阻
建元十八年(耶元382年)十月,长安太极殿。
苻坚坐在龙椅上扫视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心潮澎湃,热诚地说到:“诸位爱卿,自我继承大业,数来已近三十载。如今放眼天下,只有东南一隅尚未平定。每想到此,食不甘味。我欲亲率大军征讨晋国,还宇内以一统,还黎民以安生。列位以为如何?”
语毕,殿内文武思虑奔涌,而又落针可闻。
兹事体大,众臣自然要细细思考,苻坚静静地等着,内心回想起永兴登位之前,千里秦川豪强横行,各族仇杀不断,法度混乱,百姓苦不堪言。临川而望,痛感时弊。
登位之后,任贤使能,整顿吏治,惩处不法,平息内乱;上礼神祇,下劝农桑,接济鳏寡;广修学宫,褒扬忠孝,选拔良才,不避贫贱。如此励精图治,苦心经营多年,终于让大秦国富兵强,免受外辱。
进而十二年前剪灭燕国,俘虏燕王慕容暐;六年前又收服凉国,令国主张天锡归降。历经多年的开疆拓土,终于统一了北方诸国。
自永兴登位——算来,已二十六载。
目下只有偏安一隅的晋朝遗留苟延残喘,三年前攻克其战略重镇襄阳,收降名将朱序,而今正是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啊。
秘书监朱彤启奏:“陛下顺应天时,我大秦兵强马壮,取胜是水到渠成的。晋国国主司马曜如果不捧着玉璧出来投降,只能逃亡江海,客死异乡。这样天下一统,永嘉之乱南迁的百姓就可以返回故土。然后陛下可以封禅泰山,真是千载难逢的盛事!”
苻坚大喜:“这正是我的志向啊。”
尚书左仆射权翼出班:“启奏陛下,昔日纣王无道,但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人在朝之时,周武王尚且不予讨伐。现在晋虽微弱,但未有大恶。谢安、桓冲等人皆江表英才,君臣和睦,内外同心。以臣观之,未可图也!”
苻坚默然片刻,朗声说道:“晋太后褚蒜子归政司马曜已经七年,然而实权由陈郡谢氏掌握,爱卿以为他不想恢复司马氏皇权吗?他的弟弟司马道子等人对谢安也颇有不服。所谓君臣和睦,名不副实啊。”
太子左卫率石越出班启奏:“从天象来看,现在岁星(木星)居于斗宿,昭示福德在吴地,攻伐不合天时。”
苻坚:“当年武王伐纣,不仅冒犯岁星,而且占卜还不祥,不是成功了吗?这说明天道幽远,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石越又道:“晋占据长江天险,并且当地百姓都听从号令,不可轻易攻伐。”
苻坚对道:“有长江之险,就不可攻打吗?那吴国、越国占据那里时,不是让楚国和齐国给灭了吗?
石越:“吴越灭国乃周朝之事,历经秦、汉、魏、晋,逾今已有七百多年之久,不可同日而语。”
苻坚:“虽然久远了些,但这可不是孤例,后来那三分天下的东吴,不是也让晋国司马炎一鼓拿下了吗?历来由北往南打,自西向东打多有胜迹嘛。”
石越:“晋朝南征东吴之事虽近,亦有百年之久。司马炎得以一鼓拿下东吴,实因那吴国君主孙皓,沉溺酒色,昏庸暴虐,上下离心所致,打这样的国家当然容易,也不可一概而论。”
苻坚:“既然说那些是陈年旧事,那我大秦铁骑攻克襄阳,于今方三年,可谓历历在目。况且那司马曜也不是什么贤能君主。”
太子苻宏启奏:“晋主司马曜虽不是英明之人,但现在没有罪名,师出无名。南下讨伐万一没有成果,对内虚耗财力,对外威名受损,这是令人担忧的事情。”
苻坚:“不必担忧,此次征讨必有大功,姚苌将统计的兵马数量告诉诸位。”
步兵校尉姚苌:“禀诸公,各路兵马得数九十七万。”
苻坚:“哈哈……,以我大秦兵马的强盛,晋有长江之险又何足惧,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大臣闻言望着这位神姿俊朗,器宇非凡的大秦皇帝,一时语塞。少顷,交头接耳,莫衷一是。
苻坚看今日朝议难有定论,传令退朝。
群臣依次往朝堂外走。
苻坚唤道:“苻融,你等一下。”
*==* *==* *==* *==* *==* *==* *==*
{觉醒线}
第1章 第2节 我在哪里?
天亮了吗?蓝的好透彻。
云真白,很柔美的轮廓。
我怎么会睡在外面呢?这是哪里?
那个小朋友醒过来了吗?如果成功的话况教授能把全世界的大奖都拿个遍吧,诺贝尔奖当然也拿个回来。
那我应该也能拿个什么奖吧,就算领奖没我的份,但奖金总是要分我一些的,毕竟也是个功臣嘛,呵呵——啊!好痛!
怎么回事?
不对啊!不管唤醒有没有成功,我都应该躺在共振室才对,怎么会躺在野外呢?
这背部的疼痛好像是外伤导致的,并不像精神创伤,这就更奇怪了。
好像伤得不轻,试试看手脚还能动吗?手脚都能感觉到……啊!不行。轻轻一用力就钻心地疼,不只是背部,全身都疼,看来伤得挺重啊。
良久……
终于缓过来了,看天色已经有好一会儿了,刚才这段我的意识是朦胧的,很难确定时间的长短。看来我只能这么躺着,听天由命了。
啾啾……啾啾……
鸟儿的叫声真好听啊。这里的景色真不错,林子里的味道闻起来也很不错,就是这山有些陡峭,看样子挺难爬。晕!我估计就是从这山上滚下来受伤的吧。卧槽,我怎么会从山上滚下来的!?
……真是莫名其妙。
实在想不明白呀——算啦!还是听听小鸟唱歌吧。
啾啾……啾啾……
天暗下来了,这样睡觉倒还是头一次,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很难得嘛。去年买了帐篷和一些露营装备,约几个朋友一起去,结果小熊说不去,我也就作罢了,可怜那些装备就一直躺在那儿成了鸡肋,可惜。生平第一露营就这样毫无准备的到来了,人生的下一颗巧克力真是难以预料呀。
啾啾……啾啾……
全天然闹钟,这个好。可惜没早饭,噢,或许是还不能吃,医生说有些项目抽血化验前要保持空腹,不知道救护车来了没有,要是没人来救我,小鸟闹钟还能叫醒我几次?
估计没几次的,没饭吃还好,可是现在连水都喝不上,估计撑不了多久吧。
咦——不会吧!说喝水就来乌云啦?这也太受宠若惊啦。
虽然是能喝上几口水,但这样被淋一场恐怕顾此失彼吧。老天啊!你到底是眷顾我呢???还是拿我寻开心啊!!!
乌云乌云快走开,你可知道我没带把伞,
乌云乌云快走开,求你帮个忙,别让人抓狂。
我无奈地望着天上的乌云,反正吧,下或不下,我都毫无办法。
还是捋一捋目前的情况,有点儿奇怪啊!
之前我是躺在脑波振荡仪上面的,不太可能,一觉醒来就从山上滚下来才对。
不行,得从头捋一遍……
*==* *==* *==* *==* *==* *==* *==*
背景说明1
关于年号:
永兴为前秦宣昭帝苻坚的第一个年号,357年六月——359年五月。
永兴三年六月改元甘露元年。
甘露,苻坚的第二个年号,359年六月-364年五月。
建元,第三个年号,365年六月-385年七月。
我们的故事从建元十八年说起(382年)。
这一年东晋的皇帝是晋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他用的年号是太元(376年-396年)。
关于历法:
公元,西元,耶元,指同一种历法,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在6世纪左右产生,原称为:儒略历。
由于这套历法在闰年的计算上误差较大,经过1千年的积累,造成了10天左右的偏差。
16世纪时,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优化了闰年的计算方法。然后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所以,现在使用较多的公历也被称为:格里高利历。
如果从现在的命名习惯来讲,或许称为:里利乌斯历,也挺合适。
其实中国古代有比耶元纪年更先进的历法,本文后面会用到,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