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读书会的这本拆书稿,是关于父母和孩子的一本书,简单分享一下,希望对你和我都有所思所想……
1.不越界
人和人之间有边界,因为有边界,所以有你、有我;如果没有了疆界,也就没有了自己。彼此保有界限的关系,才能更长久。朋友如此,家人如此,夫妻也如此。对应在子女教育上,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有边界。越界就是越界,哪怕戴着“为你好”的帽子,也依然是。吃饭的时候,给你碗里夹个鸡腿,那是没有意识到你不喜欢吃鸡腿的可能性,也没有意识到你的碗其实是你的边界。最好的关系,是“尊重而不放纵,邀请而不要求”。有一种隐形的越界,是把自己渲染成受害人。通过展现自己的受害,来实施对对方的潜在攻击,而攻击就是越界。自我憎恨、自我攻击,甚至是自残,是放弃自己的边界。当自我的大门被侵犯时,就撤掉了整个栏杆,或者把边界大幅地后撤,压缩到自己没有空间,喘不过气来。做一个陪伴者和倾听者就是当下最好的给予。去倾听和陪伴,而不是直接去把对方的问题解决,抢走他人的问题,剥夺他人去经历的权利。被允许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很多孩子的渴望。
2.不评判
当孩子和他人冲突时,父母的角色不是当法官,明辨孩子的是非对错;而是做倾听者,协助孩子表达需求和感受。不评判,也包括不赞美。事实上,赞美也是评价,赞美会让孩子偏离自己的中心,去做别人喜欢的事情。不被评判的孩子,会有更健康的价值观、更稳定的个性和更健全的人格。爱孩子,从不评判开始。而当我们说孩子不乖时,其实是带着权威和不尊重的。我们不会说父母不乖,我们也不说某个大人不乖,却把这样的字眼用在孩子身上。
3.负责任
最好的状态是我们爱孩子,责任留给孩子自己承担。很多父母分不清楚控制和爱,常常以爱的名义实施控制。最常见的控制之一就是“为你好”,或隐性的控制——提供“帮助”。别再以爱的名义来操控孩子,而是允许孩子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呗。父母也要为自己负责任,当父母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时,才能跟孩子更好地沟通,表达当下的感受,而不是释放过往压抑的情绪。当孩子有行为干扰了我们满足自己的需求时,那就负责任地去跟孩子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并且积极寻找令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法。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任,也是给孩子树榜样,供孩子模仿。
4.无伤害
而这样的语言体系,则弱化了攻击性: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对方行为对自己的影响,重点是非责备。嗯,相信细心的三七书友看出来了,这样的说法,渊源于“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所以,无伤害。惩罚和奖赏,会树立父母的权威。一个在权威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带着他与权威互动的模式,与这个世界互动。孩子长大以后,以权威对抗权威,那也会构成伤害。如果周围的人都很权威、很强悍,孩子就可能不敢对他人释放愤怒的能量,转而向内攻击自己。或者会重复幼年的模式,小心翼翼地讨好对方。让自己的边界,越退越后。孩子不需要惩戒,需要的是尊重和同理,需要的是父母如实告诉自己的感受,非责备且内外一致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