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如果这些生命体验是被动参与的,或者是别人意志的结果,则会感觉没有做自己。相反,假如这些体验是主动参与的,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体验是快乐或忧伤,会感觉是在做自己。如果感觉不是在做自己,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自毁或伤害别人的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孩子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密码,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孩子的自由探索是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唯一途径。因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大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你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你必须听我的”……大多数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是这样被严重压制的,精神胚胎的自发行为被打断,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
所以不要急着去评判孩子并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孩子头上。给予孩子爱,也要给予自由。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意味着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被允许被鼓励走向自我实现,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