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第一天

其实,回家后并没有还没有回家前自己想象的那么害怕恐惧,那么无力面对。

爸妈很早就起床,也没有急着像小时候那样催我起床。

记得,小时候如果没有早起,特别是老妈会说:这么懒以后怎么办?等着天上掉馅儿饼?懒得臭黄金……所以,想睡个早床就不安稳。老公说她小时候不想起,婆婆都会把饭弄好,有时候还会端到床上吃了再睡,我那个时候就特别羡慕老公,还可以这样。

我其实,很早就醒了,但是下雨冷不想起来,一直在床上呆到九点半左右。娃昨天睡到十点多,都知道她起的早睡的晚没有打扰她,直到她睡到自然醒。

相比较,老爸老妈对娃可是更多的理解。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爱娃的方式。

我起床了,老爸在炒菜,老妈在洗衣服。就听见老妈在说老爸,咋让热个菜就弄不好,那个菜放电饭煲里面咋能够行,那个菜咋还没有热好……

老爸心里生气,用很不好的语气说:那我自己没有数呀,还要你说……

哈哈,这是他们惯有的沟通模式。老妈喜欢唠叨指责,老爸不喜欢被指责就言语反抗,但还是继续炒菜。

我听着当时特别想告诉老妈,老爸在做肯定心里有数,让他做就不用说了。可是,我并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心里想想。

不过,我有去电饭锅里看并告诉老妈,爸爸这个热了呀。老妈这才停止了她的唠叨。

老妈就是这样,经常让别人去做事情,但又对别人不放心,怕做不好。对老爸如此,对我们也是如此。

不放心,所以她又会提醒这提醒那,那么啰嗦那么唠叨,让我们感觉到不被信任,被指责。

那一刻,感觉老爸也挺不容易。老爸面对老妈的唠叨,还有被嫌弃的话语(嫌弃自己交代的这点儿小事儿就做不好),依然做着家务。那一刻,也理解了老爸的不耐烦。

之前,老妈说老爸脾气不好。我这三十多年来,也一直这样认为老爸脾气不好。

从今天这点儿小事看来,真的不是老爸脾气不好。

换做是另外一个人,也会不高兴。谁会喜欢被别人安排做事,还被别人数落嫌弃做的不好?

遇到脾气不好的就直接回复,嫌弃我做的不好,那就不要让我做。我做了,按照自己的方式,你就不要说。

接下来,感触很深的就是:我指出来,不都是为了她好呀。

因为娃一个人在家玩的无聊,我洗头发,就让老妈带娃去大伯家玩,因为他们家里有四个小朋友。

老妈冒雨带着娃出去了,不到五分钟就回来了。我很惊奇,不是喜欢跟小朋友玩的怎么就回来了。老妈就说:去了也不下来,下来了就躲到门后面。还说,怎么那么胆小。继续对娃说:你要胆子大些,都要跟小朋友一起玩。你要上幼儿园了,也是一样的。

我说:您不用说了。

老妈说:我这样说是在教她,都是为了她好。

那句话实在太熟悉了,我说你都是为了你好。但是,完全忘记了当事人是什么感受,完全就是看不到人,只看到事。小时候,我们就是经常被这样对待的。

后来,把娃带去旁边三伯家,娃也是不玩直接就自己跑回家了。三婶儿拿了小橘子,娃没有拿她还送过来了,还说:咋还跑回来了,脸还跨着。反正语气里都是觉得怎么那么胆小……

再后来,看见我堂姐下来拿东西,娃的脸色也不好,堂姐说:咋嘴上像挂着个猪屎盆。

其实,写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娃。我任由别人说着,也没有去制止。我决定后面都不再任由他们说娃,会给娃有力的支持。

到中午吃饭前,跟娃一起玩水的时候,我给娃介绍了亲戚。

妈妈的大伯就是妈妈爸爸的哥哥,三伯是妈妈爸爸的弟弟,幺爸是妈妈爸爸的弟弟,还有那个姨是妈妈的姐姐,那个舅舅是妈妈的哥哥……妈妈像你那么小的时候就跟他们都很熟悉,他们会给妈妈好吃的好玩儿的……我还跟娃一起回顾了那个关于家谱歌。

其实,这一步在娃出门前就应该跟她讲的。而且,我当时没有考虑到娃由老妈带着出去会面临着陌生环境,他们会各种认为孩子胆小。

孩子其实多么不容易,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她有着紧张,害怕,不安全感……这诸多的情绪非常正常。如果有妈妈带着,妈妈就是她的安全基地。那种感觉生发的力量肯定会让你能够有更多勇气去面对当时的状况。(我听老妈说,大婶儿当时就直接说了娃,怎么还怕人呀)

昨天晚上,我只是问了她今天玩的开心不?娃回答说:生气了。我没有跟她回顾所有的感受,其实她肯定不只是生气,她肯定都忘记了早些发生的事,因为我知道她很当下。

家里人对于孩子这种表现都会直接贴标签,毫无疑问,我也是这样被贴标签长大的。抱抱曾经的那个小孩儿。

同时,也很庆幸自己学习过,还带着觉知。

此刻,想起来昨天我又被老妈说了。

老妈说:我不知道礼节。还说,你姐姐说你像个孩子不懂事,还真是。你姐姐这方面就比你懂,这些事情都不用我多操心。

我当时有些生气的反驳回去了:确实不懂呀。其实心里还有个声音,我们长期在外面,有些具体的礼节确实不懂,也没有人教呀。我这不就是在问你,向你讨教呀,谁让你不早教我的……

这也是我跟老妈的沟通模式,觉得老妈说的不对我会立马不高兴,立马反驳,看起来自己很强大。而且,写着写着发现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

我完全可以语气平和的跟老妈说:我确实不懂,您不是在行呀,我像您讨教。您是师傅,我是好学的徒弟……

还有,我发现自己跟老爸说话很像老妈的口气。老爸在三伯他们那里玩。我后来去了,就对老爸说:您还不回去呀。(意思是,玩了这么久都不知道回去,还要人来提醒。)

真的是脱口而出。

我在家里的时候,我妈就跟我说:你看你爸爸,在别处玩一坐就不回来了。这都这么久了,还不管事。

“还不回去”,突然发现跟我妈的口气简直一模一样。

突然想起周梵老师说的,大致意思是我们跟父母像的地方其实比我们自认为的要多的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桌酒席 爷爷和大爷爷 奶奶和大奶奶 爸爸妈妈 表姐 大伯 坐在爷爷和大爷爷旁边 全程给添菜 嘿哈 自从爷爷脑梗范...
    必雨轩阅读 1,462评论 0 0
  • 昨日北京到昆明十个小时的动车,一家子都在玩手机也就不累啦。 感赏儿子下车说昆明好清爽,气候凉爽,还是喜欢家乡。感赏...
    云庆亲子教育阅读 3,547评论 6 8
  • 1.排他性更强 因为专利权和著作权都拥有排他性,例如二人同时独立创作出相同的作品,则二者都享有独立的著作权,而专利...
    Nerd_王钢蛋阅读 3,496评论 0 0
  • 最近偶然看到了电影《封神》的海报,令我震惊之余,不禁产生了恐惧之情。 电影的名字竟然叫《封神》,竟...
    惠忠阅读 1,657评论 0 0
  • 最早的能证明天皇存在的记录在唐武则天年间,至今一千三百年。相比中国三百年换一家做皇帝,日本天皇一系在位的时间简直长...
    伟大的小明阅读 1,3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