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马说》借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愤慨。
但作为一名教师,细思一下我们的学生不也是一匹匹各具才华的千里马吗?我们又是不是一个能赏识人才的伯乐呢?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马,往往都有不同于常马的个性。我们的学生也是各具特点呀,有的善思,有的善交往,有的体格矫健,有的爱好广泛……我们能不能拨开成绩的遮蔽而看到学生身上的特质呢?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对千里马何其重要,如果我们班级里的那些千里马遇不到一个伯乐,他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要努力做一名伯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中,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优秀的一面。使孩子能够最充分的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取得他可能取得了最卓越的成绩。”因此,要想成为伯乐,我们也是任重而道远呀。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对待千里马要具有一定的方法。就如同我们对学生也要因材施教一样,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弯下腰去聆听每个孩子的心声,准确找到每个孩子身上的教育切入点。
那就让我们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用慧眼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吧。
千万别让千里马埋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