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是新一段盲目的开端

忘掉一段历史,需要多久?

一百年,两百年,还是一千年?

我想,只需要一代人的时间。

这是《一百个人的十年》带给我的真切的感受。

那个曾经提都不能提的字眼,那个苦难又疯狂的时代,引发了一批“伤痕文学”,但我觉得,像这样记录苦难人们的心路历程的书籍,尤其值得一读。

我们忘不了曾经受过的屈辱,我们忘不了浴血奋战的先烈,我们又凭什么忘记那个畸形的时代?

它曾经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造成的痛苦,同样不容小觑。

“历史的过错原本是一宗难得的财富,丢掉这财富便会陷入新的盲目。”作者在序中写道。

触目惊心的故事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第一个故事就足以令人揪心万分。

你喜欢故事吗?我是很喜欢故事的。

这个故事同样有关于一个热爱故事的人,做好心理准备。

主人公是一名语文老师,爱听故事,也善讲故事,张口就来,极少重样。因此,他在课堂上备受学生欢迎——你喜欢这样有趣的老师么?

但是就因为这坏事了,有一次,他讲了一个关于伟大领袖躲避敌人的故事,便被人举报抓了起来。

你说怪不怪?一句话就叫人给抓起来了。

为嘛?你这是侮辱!伟人怎么会逃跑呢?

可能有些读者还是不太明白,人当然会怕,会闪躲,但神是不会的,神就应该勇往直前,无所不能。

这就是那个时代。

渎神,是大罪。

这位老师当然喊冤,抓他的人也不为难他,好,你说冤,那你是在哪里看到这个故事的?

你要找到那个故事的源头,我们就相信不是你故意造谣。

他一下子傻了,谁记得!一本一本翻,怎么可能?就这样,他没办法给出证据,被判了八年。

悲剧远不止于此。

他的老婆,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女人,为了救他,背起襁褓里的孩子到处找这本书。

可她连字都不认识,上哪找去?

于是,她便到处找书,连路上的纸也要捡起来。可不认识字是个硬伤,咋办?不认识字就厚着脸皮,一遍一遍地求那些认识字的人念给她听,连在茅房里发现一张有字的纸,也视若珍宝,涮干净又请人念了听——她心心念念着要给丈夫翻案呢!

时间久了,这女人也有些疯疯癫癫了。整整八年啊,从背着孩子,到领着孩子,她就是在路上拾纸。要找到谈何容易!直到丈夫出来前,她都没找到。

你可千万别觉得就这样结束了。在这女人的丈夫出来前一天夜里,女人家里不慎着火了。

一同烧着的,还有满屋的废纸。没错,就是这女人近八年来一张一张拾来、堆积在屋内的废纸。

要不是这样多的废纸,女人和孩子可能也不会烧死在那场大火里呀!

男人出来就崩溃了,一心只想着翻案。幸运之神终于眷顾了他,让他找到了那本书。

据说,他后来把那本书烧了,洒在了妻儿的坟前。

人,到底是回不来的。冤吗?

原书里有一句话,恰到好处地说明了这一切:天下如此,何谓之冤?

第一个故事,就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我实在是没想到,会有这样一个荒谬的时代。

可是,最大的悲哀,更在于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这个时代了。

我说过,只要一代人就足以忘却——只要是稍微年轻点的朋友,父母那一辈可能都不大知道这个事了,爷爷奶奶那一辈,可能还记得一些吧。

受难者有罪乎

“你们当时为什么不站出来反对他们呢?”

我在想,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受害者有罪论”。

一个个零散的个体,没有任何信任可言的、人人自危的个体,如何反抗?

不谴责专制者,反倒先谴责受害者,是不是颠倒了顺序呢?

我当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也没有看到权威出版的有关这场浩劫的细致分析,只能从一些书里的文字、老人的嘴里得到一些我能看到的“真相”。

一些人,既是迫害者,又是受害者,有罪吗?

谁去给他定罪呢?谁去给他翻案呢?

对于整个民族而言,这是一场浩劫;对于处在漩涡中心的个人,这是一次对身心的巨大摧残。

从文斗到武斗,从“造反”到对立,一次又一次斗争的升级,好一个丛林法则。

法律只能惩罚罪恶,却不能抚慰受伤的心灵,迟到的正义从来不是正义。

既然已经成为历史,就更应该正视它,让更多的人清醒过来。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


在18 世纪,在罗马的西班牙大阶梯尽头,人骨教堂的康契吉欧尼圣母教堂的地穴中,在一堆骨头的下面的地板上,写着这么几句话:

“汝之今昔,彼之昨日。彼之今昔,汝之来日。”

(康契吉欧尼圣母教堂内部)

大概意思就是:你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就是你们的未来。

他们的命运,应该是我们的警钟。

没有情节的幸存者

这么些篇章当中,我额外关注一篇“没有情节”的故事。

倒不是真的没有情节,只是相对于其他令人胆寒的苦难,这位主人公显得走运多了。

首先便是出身好,跟那些“旧社会”没有什么干系,不会被扣上什么奇怪的帽子,这算是他的运气。

其次便是对时局的分析,他总结出了规律:人人都搞政治,人人都要斗争,就是整对方,要入局必然伴随诸多是非。

他对个人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自个儿的专业是植物学相关的,就想扎根农村,好好做科研,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农民生产生活。

当然,这个人很机灵——光是看他对时代和个人的分析就可以感受到了。他想学英语,但那时英语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不让学,怎么办?他这人机灵,全国都在读的书,也有英语版本,他便找来看,谁敢不让他看?谁敢不让他学习?

他也注重人际交往。这倒不是说他心思有多灵活,他自己也说不参与运动的么——只是他要知道足够的信息来判断时局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策略,那最好的信息源当然是自己靠得住的人脉。

凭着这些,他下到农村,帮助农民搞生产,农民也乐意给他打掩护,到必须参与政治的时候,也让他挺了过去,没有被过多的波及,算是幸运的一个人。

真是教科书级别的“适者生存”,难得糊涂!

畸形的时代,也要用畸形的智慧来躲避灾祸。

痛并清醒着

我常常感慨,你是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

人有选择的自由,自然也有选择装睡的自由。

强行把一个装睡的人叫醒,实在是我的罪过。

实际上,人往往不是被叫醒的,也不是被唤醒的,人是被痛醒的。

落到别人身上,看着疼,永远不如落到自己身上,叫着疼。

这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疼痛,才不得不醒来。

愈痛苦愈清醒,愈清醒愈痛苦。

当历史的曲直不分,就随时都有重演的可能。

逃不掉的,不是历史周期律,是一个个盲目的人。

忘掉历史,是另一段盲目的开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76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53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98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4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30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4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5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6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10评论 1 29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01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47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1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1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3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39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