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意义

四年前,我从小学数学学科转战小学劳动学科。一是遵循当时的领导指路,二是规避数学战场的激烈厮杀。

四年来,大小赛事,教学展示我也积极参与过。但我终究是没有那样的野心,不曾指望自己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绽放光彩。

曾经的导师希望我能在10年内,在当地的小学教育圈内混出点名声。我说我深知山外有山的道理,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就不和前辈们争抢了。而且我也不擅长明争暗斗,一想到这些时间付出与直接收入完全不成正比的事情,我是提不起一丁点兴趣。

当然我只是不上,不代表我不会上,我如果把一些常用套路和设计理念告诉你,说不定你和那些名师也能做到形似。


没拍到正脸,不算侵权吧

今天来参加一个逼格还比较高的教研活动,教育部牵头的,厉害吧。校长把我带过来听,主要是听这节劳动课。

下面说的话可能有点嚣张,但估计简书上也没几个人会看,我就放肆一点了。

我没能在这节课上听出什么新意,说难听一点,不如我两年前上的那节市级课。

上学期也听过一节劳动课,听完我就觉得,劳动真不是随便谁来都能上的。至少我在2022年前就已经习得了一套较为符合逻辑的设计结构,我以为这是对大多数同行的基本要求,实则不然。这些展示课,似乎已经沦为了老师们评职称,拿证书的渠道,只要我把这节课上完了,我管你上成什么鬼样子呢!

不知道是不是我对一节“好课”的要求太高了,我现在很少能听到让我耐心听下去的课。曾经听我们校长上过一节课,我没有资格评价,因为我已经从听课老师转换成了她的一名学生,如沐春风。

我不愿承认我们的教学展示成了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既然要展示,请拿出点真本事!展示点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

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