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工回家,手机连上wifi,指纹解锁
点开微信
打开朋友圈
看看今天的朋友动态。
这是几亿中国人的日常,我是这几亿人分之一。
最顶端一条是好哥们儿旺仔的:无意间刷到嫖老师的视频,已经循环到无止境地笑哭了。下面附上了一个抖音的十秒录屏;
第二条是战友尚林的:新发型。两张自拍。
第三条同龄朋友小葛:今天开心的事蛮多的……写了一大串,简单来说就是随便进了一家咖啡厅碰到了让人意想不到好吃的甜点,以及和在Instagram上互相关注了很久的网友见了面,地点是在俄罗斯。附上了咖啡厅照片,以及和网友的自拍。
第四条是初中班主任:今年的结婚纪念日过得很有意义,有大家的陪伴,很欣慰!吃饭去!
……还有很多
从理论上来讲,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地球,可这四个朋友圈,分明是四个世界:网络红人,自我体现,国际交流,成家立业。
这让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这个世界有几十亿人共存,而不包括其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每当秒针跳动一下,就有数字无法表示的事情在发生在进行:你吃了烤肉,他在旅行,有人结婚,有人分手……
而我更想说的,是第三条朋友圈的主人,小葛。
我是在前年认识她的,在一次交流活动上,互相加了微信,从此看到了她的朋友圈。
东京旅行,京都文化,手作线香,自制香囊。小樽畅游,蓝天碧海。不仅到处旅行,还喜爱摄影,过年了还找我要地址寄过年贺卡。发过来一看,是曾经她的作品:北海道白色恋人工厂的外墙的仰视特写。
暑假,定位到了土耳其,吃喝玩乐,拍照,搞交流,心得体验。
昨天定位又变成了莫斯科,今天又与俄罗斯网友见了面。
人生能够如此精彩?
我们,真的活在一个世界吗?
我一直很向往这种四处畅玩的生活,很多人也是。那句曾经很火的话一直刻在我的心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可又有多少人,只是想了想呢?
为什么不去看看?
“忙”“没钱”“没时间”“签证不好办”……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一个充满了理由和借口的地方。一面羡慕别人四处云游乐在其中,一面又心生厌恨不愿评论点赞,甚者直接屏蔽——你把你唯一看世界的机会还给丢掉了。
所以我们“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看似大家都活在一个地球上,可各自却都有各自的生活边界,从而分割出了一个个的小世界。——我们并不在一个世界。
简书本身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有人坚持日更,有人靠写作赚钱,有人文章阅读几千甚至过万;可再好的文章下面,总有那么几个让人发笑的评论,无不是讥讽,质疑,刁难。前者世界广阔,后者世界狭隘。世界决定眼界。
就如同二维和三维,二维的人看见条线就是墙,不可逾越;而三维的人只需抬一下脚,就可跨越,甚至,可以把线踩在脚下。
视野决定世界,世界决定人生。
所以老祖宗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扩宽内心世界;行万里路,认识真实世界。你读过的书决定了你的思维宽度,你走过的路决定了你的视野广度。小葛就是后者。
出国远行,拓宽了视野,更加喜欢出国远行,进一步拓宽视野,自身也越发开心与满足,幸福感肯定不会低于平均水准。这就是马太效应的好的一面。强者愈强,弱者愈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看似你我都在日更,都在简书,都在刷朋友圈。可你我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已经无形地规制了我们的世界的边缘,所以每个人看似都活在一个个不同的世界里。
若想改变这个世界,请先改变自己的世界。
怎么改?
老祖宗不是说了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