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于1917年。毛姆弃医从文,在现实主义文学没落期间坚持创作,最终奠定文学史上经典地位。倡导以无所偏袒的观察者角度写作。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故事,故事主角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原型是生极落魄、死备哀荣的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小说读起来非常容易,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你放不下手。按照翻译家李继宏的说法“毛姆在这部小说中展现出炉火纯青的叙事技巧和优美准确的遣词造句”,我认为也离不开译者完美的翻译。高更的生平充当了素材,经过毛姆的艺术加工,演绎成斯特里克兰扣人心弦的故事。读完这本小说,我从我仅有的一些图书中找到了高更的几幅画。是的,他的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小说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是伦敦一股票经纪人,妻子贤惠儿女可爱,也算是美满的中产阶级家庭。但是中年后突然出走,开始绘画生涯。从此过着颠沛流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并且被世人不耻的日子。到巴黎后,在穷困潦倒贫病交加时刻,仍背叛朋友,与一个关心他的画家的妻子私通,最后又抛弃该女子,女子服毒死去。整个一众叛亲离的恶棍形象。晚年到了塔西提岛,与一土著女孩成家安顿下来,开始了创作上的辉煌时期。最后,患麻风病死在塔西提岛上椰树林的破草棚里。(高更是患梅毒而死)。
所有人都认为他看上了别的女人而抛妻别子。他说:女人的头脑真是太可怜了!爱情,她们就知道爱情。她们以为男人离开的唯一原因就是移情别恋。你认为我有那么愚蠢吗,会再去做我已经为一个女人做过的事?斯特里克兰的两段恋情是他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如此悲剧地影响到他人。他的生活其实是由梦想和极其辛苦的工作组成。
塔西提岛位于南太平洋,气候温暖,居民纯朴,是他浪迹天涯多年后最后的归宿,在这里找到了各种让他灵感喷薄而出的必要条件!
对斯特里克兰一生的颠沛流离,毛姆是这样描写的,很击中人心:有些人没有出生在正确的地方。偶然的命运把他们丢到特定的环境里,但他们总是对某个不知何处的家乡念念不忘。他们是生身之地的过客,从孩提时代就熟悉的林荫小道,或者曾在其中玩耍过的热闹街道,都无非是人生路上的驿站。他们始终把亲友视同陌路,对生平仅见的环境毫无感情。也许正是这种疏离感推动他们远走高飞,去寻找某种永恒的东西,某片能让他们眷恋的土地。有时候,人会偶然造访某个地方,却神秘地感到这里就是他们的归宿,这里就是他朝思暮想的故乡,尽管当地的环境他从未见过,当地的居民他素未谋面,他却愿意安顿下来,仿佛这些都是他生来便已孰知的。在这里他的心终于不再躁动。
对塔西提岛和斯特里克兰家乡环境的不同,毛姆是这样描写的:这个海岛和他家乡不同,他在这里不仅没有激起别人的嫌恶,反而让人心生同情,他的奇行怪癖也得到了包涵。……在英国和法国,他是圆孔里的方塞子,但这里各种形状的孔都有,无论什么样的塞子都能各得其所。我并不认为他到这里就变得没那么粗野自私,但这里的环境更加宽容。……,,宽容是那么重要,造就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用孔和塞子比喻人和周遭环境的关系,真形象。
最后,关于对小说题目《月亮和六便士》的理解:精神优于物质,个体大于社会。“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月亮象征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六便士这种小面额的硬币代表着世俗的鸡虫得失和蝇头小利。正是这种反世俗、反传统的立场,100年来让几代读者为之潸然泪下。
我觉得,小说里描写的斯特里克兰去世前在所居住的破茅草屋墙壁上画就是这个。“那幅画是令人悸动的,是性感而热烈的,然而也散发着某种恐怖的意味……隐约联想起传说中黑魔法,既美不胜收,又低俗下流”。他完成了用毕生的痛苦去准备的作品之后,孤独的灵魂终于得到了安息。
月亮和六便士,取舍在自己。
得空是不是该去塔西提岛住几天了。
另外,导读、序很重要。读书前先读序,读完后再读序!导读中写道:1840年,英国只有67%的男人和51%的女人能够在结婚登记时签署自己名字。1870年《教育法案》实施仅仅30年后,英国成年男女的识字率分别高达97.2%和96.8%!!这是1900年的事,中国遍地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