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心得11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相比曾子的“慎终追远”还是喜欢孔子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对这句话的理解,我觉得应该不仅仅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有人说,理解“孝顺”,就是不仅孝,而且顺,不管父母如何,顺从父母的思想就是了,这点,最近感触颇深。有时候父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坚强,当他们上了年纪,很多新鲜的事物就不容易接受了,强行改变父母的观点,父母多会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就像我们生活中见到的有些自闭的孩子,父母的时间也会像他们一样脆弱。所以在孝的同时,更多的是顺。曾经听到一个采访,忘记是谁了,她说,每年都会给父母一部分钱,拿给父母去上当受骗,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得到的是快乐,这是金钱买不到的。

说了这么多,有些跑题了。之所以会想到这些,是觉得孔子这句话有些漏洞,如果父亲是个有思想,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还好,但是如果这位父亲品格不好呢?是否也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呢?所以说,对于守孝三年,是传承父亲好的思想,摒弃不太好的,儿子对于家庭,社会有所作为,相必父亲一定也会很欣慰。作为平日的我们,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做到的也只有“孝顺”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链接 调试信息 测试环境是SSL3.0/TLS1.0,证书是通过Verisign颁发的 错误信息是:9846,...
    Fire_day阅读 3,073评论 2 1
  • 大概一年前吧,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简书,注册了账号,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看文章。 当时也有个想法,写点东西,不为别的...
    铭陆星花阅读 541评论 19 14
  •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不见北京,更无西雅图,全然是一部片名与剧情南辕北辙的作品。豆瓣评分6.6,知乎评价...
    笠娘阅读 444评论 0 2
  • 时光荏苒,转眼间你离开我已近9年,今天是你的节日,你走的时候,我任性随意,心理幼稚,而今也算成熟稳重,这一步步的成...
    童9710阅读 3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