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六个月,终于读完了孙皓辉老师的《大秦帝国》,巨著描述了秦帝国兴亡生灭的过程。从面临亡国之危,秦孝公断指立碑,通过商鞅变法图强,经过六代君臣一百六十余年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终于扫六合而一统天下的故事。
虽然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但是在今天看来,也能带给我很多启迪。
首先,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人不以目睹为大,而以心广为大!”秦国自秦孝公的招贤令开始秦国就像大海一样的吸纳天下人才。有来自于六国像商鞅、吕不韦、张仪、范雎、李斯等强相和蒙氏将军。秦国对人才的重视也得到了人才们的回报,商鞅变法强国; 张仪连横; 范雎改革内政;李斯制定吞并天下的大计;蒙骜及子孙更是为秦立下汗马功劳。如果没有这些外来人才就不会有大秦帝国。
其次,只要有一个人没讲话,秦孝公就不会讲出自己的想法,他要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决策建立在臣下主张的基础上,如果臣下阐述充分,他自己宁可不说而全盘采纳。新君即位,要大臣们齐心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在推行自己的主张。作为一国之君,企业之主,管理者,不仅要让下属尽其才,还要要听得进谏言,可以不纳其言,却无论如何不能伤其心,不然将听不到所谓的“逆耳忠言”。
第三,伟大的民族,必然会经历低迷沉沦,踽踽独行,浴血奋战,自强不息地过程,尤其是那句“纠纠老秦,共赴国难”深植于秦人心中,每每指引秦人走出低谷,绝地反弹的口号,至今尚有激励作用!成为伟大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柱。大位在时势,时不同,势不同,方略不同;在当今经济环境低迷的大环境下,公司上下同欲,做好精益生产,加强练内功、夯实基础,同时加大开源节流。
第四,人之能,不仅在学,且在悟。悟之根本,不在少学,在难后重学。大难而有大悟,始得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