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的双胞胎姐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有一个比我小2岁的弟弟,他有先天性精神病,自从有了他,母亲就再也没有管过我,而是把我丢给了我的双胞胎姐姐。她们俩是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但在对待我时,非常一致,她们都很讨厌我。事实上,四十多年来,在她们的眼里、嘴里,我是胖的、丑的、笨的、懒的、傻的、无用的、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的,而我也一直认同她们的说法。

        通过6年多的心理咨询,我确认了自己是聪明的、漂亮的、懂事的、有礼貌的。我从以下方面疗愈了自己。

      第一、打破「被定义」的枷锁

        她们用了四十多年给我贴标签,但标签是她们的视角,不是事实。我曾因长期被否定而低估自己,现在我已经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这是我重新认识自己的起点。

        我曾经内化了她们对我的否定。当我认同她们的评价时,其实是在用她们的标准丈量自己。曾经她们都批评我不会养孩子,事实证明,我把我的两个孩子都养的非常好,他们两个有自我,学习好、懂礼貌。这件事提醒我自己:我的价值不由他人定义。

        第二、理解她们行为背后的可能动机

曾经,我一直以为她们是我最亲近的人,甚至比妈妈都要亲近,但她们对待我的方式让我感到委屈、压抑、绝望,我不理解她们为什么要那样对我。

        现在我明白了,她们对我是嫉妒或自卑的投射:因为她们自身生活不如意,她们通过贬低我来平衡她们的内心,因为父亲喜欢学习好的孩子,她们也想被父亲喜欢,但是学习成绩不好,而我就是那个凭着自己的学习成绩被父亲喜欢的孩子。

        我们已经形成了固化的相处模式:四十多年来她们习惯了用这套评价体系对待我,改变需要双方打破惯性,但我已经先从改变回应方式开始,改变我们的相处模式。

        第三、尝试「课题分离」,减少情绪消耗

        我首先要分清「谁的问题」:她们如何评价我,是她们的价值观和情绪管理的问题;我如何看待自己,是我的课题。

        其次,物理/情感距离的缓冲:我无法改变她们,但我至少可以保护自己不被伤害。比如:不主动接触、对负面评价选择性忽略(默念“这是她们的偏见”)。

      第四、用具体行动重建自我认同

      首先,开始列「自我肯定清单」:每天记录一件自己做得好的事(哪怕只是“今天穿了件喜欢的衣服”),用事实对抗她们的否定。

        其次,靠近「滋养型关系」:寻找愿意看见你优点的朋友、伴侣或兴趣社群,让正向反馈逐渐覆盖过去的阴影。

      最后我想对我自己说:四十多年的否定曾让我活在阴影里,但此刻的“觉醒”本身,就证明了我内心的坚韧和清醒。我不需要向她们证明什么,只需要对自己诚实——我值得被自己温柔对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