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职场人,我们常常面临在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选择问题。笔者曾经在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呆过,笔者认为本质上不是公司选择的问题而是个人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建立和调整问题。我认为,关键是要让自己具备足够的弹性,能够在大小公司思维和行为模式间进行迅速切换和吸收。
大公司特点:管理规范,讲究流程,业务稳定,平台大,品牌大,制度完善。大公司的平台资源能够更容易推动业务的迅速开展和资源的聚集,而且往往在业务和合作者中居于主动位置,内部各项制度规范而近乎呆板,在大公司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运用大资源整合模式和战略架构思维来进行布局,同时内控管理突出流程和制度健全性,各部门利益和决策相互制约,利益相关方的协调配合,战略管理结构化和战略落地推动,风险整体管控。
小公司特点:创业阶段,快速高效,生存第一位,制度不健全,品牌小,平台小,资源小,业务扩展艰难。在小公司我们往往出于创业阶段,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各和品牌下迅速的扩展业务成为关键,业务迅速扩展带来现金流,带来业务驱动和管理改进。
作为职场人,应该培养极具弹性和韧性的能力,适应大小公司不同的思维和业务模式。首先要切换自己,找对公司发展的重点和关键点,就是要做到既能上阵杀敌又能下马绣花。
我们往往容易进入舒适区,更容易把自己框进某一张种体系或模式而不愿意调整,本质上是我们的职场大小思维和行为模式没有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因此,我提出三点经验:
1.思维要兼容并蓄,塑造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更多要学会独立的结构化思维和决策意识体系。
2.要学会找关键的决策点,关键决策点往往落在战略驱动,业务驱动,风险规避,财务驱动,资源品牌驱动,额外价值驱动等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需要找准。
3.始终明白最关键的点。小公司最关键的点就是活下去,现金流,这是一条主线,大公司的关键点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战略落地与布局,始终不要忘记评估风险,评估战略。防止决策错误,船大不好掉头。
那么对于从大公司进入小公司的朋友们,我建议,用大公司的思维和模式来引导小公司的发展,注意是引导而不是套用,同时坚决持之以恒的搞活现金流和做大业务。
对于从小公司进入大公司工作的朋友来说,首先要学会适应大公司的制度制约和体系制约,然后要多培养战略思维和认知高度,不妨可以多看看一些相关的书,在大公司,努力选择路比努力走路更重要。
在这里,我要告诉朋友们,当你从大公司进入小公司,千万不要丢弃大公司的视野和高度,当你从小公司进入大公司,不要放弃你的努力的同时要更养成更兼顾全局的思维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