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喜欢一个人待着,周围的人群越多他越是感到心烦意乱,当四下只剩他一个人时,他总能感到别样的愉悦。
在人群之中,那么多双目光的注视让他觉得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是那么的不合理,似乎这一步迈得太大了,这一步又迈得太小了,这只手摆动幅度太大,这只手摆动幅度又太小。坐在路旁的石凳读书,如织游人行色匆匆,不时瞥向张先生,张先生便感觉浑身都不自在。张先生讨厌外出。
张先生同样讨厌友谊,为了迁就一个学识及修养与自己相差无几的人,张先生处处掣肘,当他同所谓的友人谈及各自的观点时,又会发现他与这友人的观念有着许多差异,何必接纳他人的不同,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见一面都是折磨,与其费劲心思找一个所有观点都与自己相同的人,不如就在孤独的房间内自娱自乐。
“嘿,张先生,这本书还不错是吧。”
“当然,咱们花了一个下午茶的时间,读这本书显得我们儒雅。”
“看看这世上那些没读过这本书的人,他们多么的迂鲁乏味,自命不凡,不过是短视之人,言语浅陋。”
“这么说好似也显得你很自命不凡,他们读过的书你还未必读过呢。”
“但是我读了它,我便是这本书的权威,在没看过这本书的人面前,我的言语充斥着读过这本书后才能拥有的深刻内涵,不论何如,我瞧不起没看过这本书的人,我甚至怀疑这世上就我一个人读过这本书,因为我从未在他人身上看到读过这本书后所能拥有的深刻。”
“这莫不是一种攀比,你阅读的目的多多少少沾染上了对自负资本的追寻。”
“可是,阅读不就是自负最大的底气吗。”
“终有一天你会受到这种自负的伤害的,如同你用这种自负去伤害别人一般。”
每日在孤独的房间中,张先生都进行着这样的争论,自己同自己的争论,同自己争论时,自己总能条分缕析,不会言语粗鲁,阴阳怪气,他享受这样的争论,正如他享受孤独。
可惜孤独并不叫人欣赏,看到一个人形单影只,配上萧萧而下的白雪,总会令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凄凉。张先生也不能免俗,尽管当他回首时,四下里他亦是那个独自教萧萧白雪落满的人,他同样为孤独感到凄凉。
张先生特别反感的是,总有人热络的要将他拉出孤独的房间,看看这大千世界,如此缤纷,孤独的人在这世上唯有痛苦而已,去吧,享受社交的快乐,人是社会性动物,离开了人群,你一无是处。
张先生预备了一套说辞:去吧,投入孤独的怀抱,这世上多少阿谀我诈,看着别人强撑出来的笑颜,你能发自内心的承认你带给他的是欢乐吗,看看那些愁苦的面容,多少人陷入人生谷底郁郁寡欢,同这些人交往会令你觉得快乐吗,又或你想体现你是悲天悯人的,像对待乞讨者一般施舍每一个倔强的灵魂侮辱他们坚毅品德的善意,也许是有那么些人,同他们交往使你愉悦,可是你的愉悦不应该建立在他人的呵护中,去与世隔绝,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需要你的帮助,你也不是寄生在世界上的某个人身边才能存活的玩意,身周的某个人消失了,日子一如既往,何必给自己自负的机会,认为这世上切切实实的缺少了某个人,且这个世界因为缺了他,开始朝着崩溃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我厌恶社交,厌恶集体活动,人并非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是孤岛,没有人能登陆另一个人的岛屿,与其蹚过茫茫大海去寻找遥不可及另一座岛,那孤坟,不如在自己的岛屿中,打造没有禁果的伊甸园。每个人都尽善尽美……
喜欢孤独似乎成为了一种谬误,张先生待在自己孤独的房间中,房间外的人总想着张先生会无法忍受这种孤独,而后走出房间道歉认错。张先生是如此坚定,房间外的人是如此不怀好意,想象着房间里的张先生一定痛苦难堪,他们拒绝关心张先生,直到张先生在自己孤独的房间中孤独的死去。
人们对着张先生的尸体发出欢呼,看吧,孤独的人在这世上没有活路……
可是这世上就是会有喜欢孤独的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