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是7:05,想来孩子醒还有段时间,独立拥有的20分钟应该是没有问题。
今天再次写下“第一天”的时候,是有些惭愧的,已经是3月2日了,离第一天已经过去了七小时……
这两年以来,表面看是有了孩子让我的时间“支离破碎”,可内心深处知道,是自己的自律性以及时间和精力的管理在作祟。
就如昨日而言,一周工作日最后一天,很多工作上的事好像没有太大进展,便有些急。早晚又要陪伴照顾两岁半的娃娃,只要他醒着又在身边的时刻,肯定是比较难找到清净的二十分钟……
当然,写到此刻我仍觉得自己在找理由!生孩子前,尤其在上海和杭州工作时,仿佛已是很遥远的事,模糊想来觉得那会自己的工作状态好像是不错的,至少看上去俨然“职场白骨精”。
这种对时间的规划管理出问题貌似是有孩子后才出现的,可真的如此吗?
借着今天的书写,还是对自己真诚以待吧!
从小的野放式生长,就如同野放茶一样充满了趣味、变化和一定的野性,在这三十几年的岁月里,给了我充足的力量有勇气去面对很多事。
只是凡是总有两面,“自由”的另一面便是太多探索和方向。回想工作这些年,除了最后几年主要在互联网和房产领域。刚毕业那些年,从教育行业出走,换过无数工作,后又重回学校,学了室内设计,可却也是没有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
此刻想来,倒也不能说是后悔,我一向是不喜欢后悔的,生活只能向前,可回头复盘的时候,会发现一点问题。看似自由度很高的野放式生长,会带来一定的内心力量,可某种程度上说,一切探索都得自己去尝试,且不说可能撞墙撞的头破血流,在探索的过程中,费的精力和时间长度也是极大的。
现在自己有了孩子,虽然他才2岁半,但从一开始,我便尽量引导他独立自主。譬如,一岁左右孩子会有自己吃东西的敏感期,无论是用手还是勺子,我提供食物的时候,都会考虑其方便性,至于是不是吃的满脸满身,我觉得都没关系,孩子享受那个学习的过程,而我只不过之后花点时间收拾而已。这个过程也不会很长,我已经记不清具体他什么时间吃饭完全不需要帮助了,反正我现在很享受一家三口吃饭时各自安好的时刻。
说上面吃饭的事好像跑题了,回过来自律及时间规划上来,我是想说在孩提时代,一定是一个人学习的高峰期,倘若早些接触自我管理,会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更加清晰,可能会省了很多成年以后的“撞墙”,别突然醒来,已是三四十岁……
可想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又一定是身体力行,绝不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拿根大棒押着他做。
总之,该是到了认真学习自我管理的时候了,为了孩子成长过程的引导也好,为了不辜负自己还有的那三四十年人生也好。
我超时了,此刻已到7:40,第一次尝试用正念写作的方式书写,不管结构不管措辞,只是不停写……这个方法很好,哈哈,小娃喊我了,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