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搜索“童话ABZ”关注
你打开了童话的第33篇写作
笔记输出-《自我发展心理学》15
三种防御型思维
僵固思维
应该思维
●绝对化思维
习得性无助: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
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
人类有抽象思维能力,这种抽象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容易把受到的伤害抽象化。
让我痛苦的事情,就像在心里埋下了雷,一接触,就会触发我的应激性情绪反应。
我曾感受到的痛苦越大,我心里埋下的雷就越多,我的活动空间就越来越小,逐渐无路可走。
案例:
小罗毕业到一家创业公司,创业公司每天加班到很晚,老板压力大对他非常挑剔,半年后不仅挨骂,还被开除。
这对他是一个创伤事件。
如果他受到的伤害比较小,他可能想,自己不适合这家公司,对重返这家公司有恐惧,这是正常反应。
伤害范围在扩大一点,他可能想:我不适合去创业公司,我应该考事业单位或公务员。
在扩大一点,他可能想:我不适合去工作,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工作压力,我没办法应付。这就很严重了。
悲观思维的三种抽象方式
悲观思维会从三个方向对挫折做绝对化加工: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化:在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
举例:最近公司业务繁忙,你可以跟自己说:最近工作很忙,也可以跟自己说:这个工作总是没完没了的忙。
“总是”就是时间上永久化的说法。
用「有时候」,代替「总是」。
普遍化:从一只乌鸦黑,想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从有人对我不公平,推广到世界对我不公平。
人格化: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是我的错,导致发生坏事。
举例:电影中的主角:“老天爷,为什么要针对我,我究竟犯了什么错”
绝对化思维的最大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自己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就像积极心理学之父赛里格曼实验中,那只得抑郁症的狗,明明一跃就可以跳出笼子,去再也不敢尝试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