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曾仕强著作,摘录:
如何让下属自动?下属自动了,上司才不会累死。
脑筋要用在如何让下属自动上,而不是下命令、催他、逼他,这些都没有用。
世上下属天天来问你该怎么办?还是你去问下属。
下属一来问问题,你就给他答案,那只能是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把自己烤焦了。
要让下属自动,只有尊重他,只有问他问题。
下属来问问题,只有一个答案:
你的看法怎么样?
继续问问题。
如果照你说的这么办?经费够不够?人员够不够?时间够不够?
到底有没有把握?
这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最后的态度是,照你的去做。
动机并不是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加强下属的责任。心里明白,最后还是要自己来扛的。
但是要用这个过程,让下属来扛一扛,给他压力,加强他的责任。
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上司会自动帮忙,但不会造成上司自己被动帮忙的局面。如果总是被动的帮忙,那只会是焦头烂额。
出发点很重要,如果是为了尊重对方,给对方面子,那没有问题,如果是为了耍别人,那就有问题。
要让别人做事,不可以发号施令。
“我知道你最近很忙。
有一件事情,我实在不忍心让你去做。
但是别人又做不了。
别人不会做,你又那么忙,我给谁做?干脆我自己做得了。”
人最乐意服从的是自己的决定,而不是别人的决定。
人对别人的决定,多半感受到压力,多半想抗拒。
人对自己的决定,都会乐意接受,而且不打折扣的去执行。
要做转化工作。明明是你的意思,要变成他自己的意思。这样就完成了被动到主动的转换。
什么叫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尊严。
就是你能够合理的,自动自发表示你的诚意,而没有任何交换条件。那个才叫做人心,人性的尊严。
“我那么照顾你,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对你还不够好吗?你怎么可以这样?”——不要说这样的话,不要有这样的观念。
人和人之间没有投资报酬的观念才是正常的。我能做的我做了,没有恩惠。 你能做到你做了,我不强求,这才是人性。
真正的自动是他衡量自己的能力, 他本负自己的良心, 他觉得应该做的,义不容辞的去做。这样的生产力才是高的。
主管的职责就是提供一个平台,制造一种氛围,让你的部属在这里自动的把工作做好。这是最佳的领导,所以环境要美化。
其实养育孩子何尝不是如此:父母要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如何让孩子自动去做事,如何自动去成长上,而不是一门心思的去想着怎样去教孩子、怎样去纠正孩子、怎样去督促孩子。
前者的出发点是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自信心、责任感。当然由于这种教养方式更高级一些,前期需要大人花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去完善自己,去更新自己的系统。而一旦入了道,大人就会越来越轻松,孩子也成长的更健康。
后者则更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不被尊重,不被信任,即便是在大人的教导和督促下,有所进步和成长,也是扭曲压抑的,而不是蓬勃生发。而且更多的时候往往是大人费力而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