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早之前就知道了《少女小渔》,但不是因为严歌苓,而是因为刘若英。20年前,还有张baby fat脸的刘若英,大声唱着《为爱痴狂》走红起来,那是她的第一张专辑。MV里能看到一些电影《少女小渔》的影子:单纯、善良、温柔的小渔。然后就知道了这部电影和这个女主角。
但我一直都没有去看原著。一直想当然地以为是长篇。看了才知道这本陕西师大版《少女小渔》是短篇集。她可真是个写短篇的好手。早年也是因为看了一本短篇集爱上她的。那本《美国故事》里有好几篇这本“海外短篇集”也有。
书里的小渔和电影里的小渔,或者说和刘若英,还是有点出入的。刘若英那么知性、温婉,与原著是符合的,可是原著里的小渔,大胸大屁股,仿佛是一支艳丽得近乎呆滞的玫瑰,静静等待着各式男人的驻足流连。这个外表被塑造得接近低俗的小渔,默默承受住了两个男人的孤独与落寞。最后她一个也没得到,似乎她也不需要得到。她就那样呆呆地、韧劲十足地、忧伤地独自生活下去。就像书里其他的那些主人公一样。每一个人都那么孤独,想要或是想给其他人一些温暖。
孤独在有物质基础支撑的时候,是一种富有情调的东西;而在没有物质基础的时候,才真的是一种悲哀,甚而是哀凉。这种孤独,大约漂在美国的国人多数都有尝过。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发挥,不能变现。亲情友情爱情在打黑工的生活里无处安放又无时无刻不渴望。
我总是在挤得满满当当的高峰地铁上用手机看电子书,因为除此以外我再没有时间。很久没有接触到这种孤独的我看着看着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打心底浮出一丝恐惧。因为害怕想到曾经的预想:等将来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她出国留学。此刻我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谁要是跟我提起,我就想甩一本这书去他脸上。
豆瓣上《少女小渔》下的第一篇评论是于少的。她说“每个人看小说,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或者就想看自个儿的经历好哭个死去活来,或者就看不着边际(或者着边际)的幻想,好让自己跳出脚下的鞋把儿,不生活在这里和现在。”我想了想,真是不能再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