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一是因为喜欢古典老师,二是因为书名很吸引我,很想看看自己的生命还有什么可能。这本书前前后后看了3遍,第一遍是地铁时间看完的,第二遍基本是午休时间看完的,第三遍是做缩略图时正襟危坐看完的。很久没有对一本书爱不释手了,这本书让我找回了这种久违的感觉。虽然这样读书很慢,但是《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你需要细细品味的好书,就连书的序我都读的津津有味。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希望和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一起交流,也希望没读过这本书的朋友有空看看,让我们一起探寻生命的可能性和丰富多彩的人生。
1. 人生三种策略
书的序里提到了三种人生策略:遇见人生、定位人生和创造人生。我则是典型的“遇见人生”,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是靠缘分生活,把我的命运掌控权完全交给了外界,甚是可悲吧!我想第二种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会不会更好呢?"定位人生"远比“遇见人生”更有掌控力,清楚了解自己,有人生规划,知道实现梦想的每一步。但是在现在变化如闪电的世界里,互联网和开放的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太多多元的选择,似乎又都“定不下来”。因此,古典老师提出在这个“定不下来“的年代,最好的策略是要锻炼出自己的适应能力,什么时候都能活得好,能够对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各种可能性有快速的反应,以不变应万变。古典老师是想告诉我们那个“不变的稳定”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这种创造人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终生学习的能力,才能在每个阶段掌握新的领域。在新的阶段,整合过去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然后迁移到新的领域去。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有开放的心态,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2. 功不唐捐,连点成线
上学时,我认为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是天生聪明+小小努力;工作中,认为那些表现突出的同事,就是家庭条件好、本身能力强+“会说话”。他们在我眼里都是“成功”的,我却看不到他们为之做出的准备和一路上的心酸,我有的只是羡慕妒忌恨。但是看完古典老师很详细地把里根、卡梅隆和黄渤等成功的每一步都写出来,还标注了年龄。“功不唐捐”这个词深深打动了我。
做过救生员、播音员、演员、主持人的里根,55岁才进入政坛,70岁当成美国年龄最大的总统,连任两届。里根不是天资过人和能力超群,也不是一出生就立志当总统,他只是走好了自己的每一步,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个领域,把前面自己积累的能力迁移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导演卡梅隆全身心投入眼前的事情,做到更好,做到极致,才有了《阿凡达》的巨大成功。演员黄渤32岁,才演了《疯狂的石头》,让我知道了他,38岁成为了一线明星。
看他们“成功”的一路走来,我才更为深刻的认识到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如何连点成线的。鲜花和掌声背后需要巨大持续的付出。如果没有踏实地走好当时的每一小步,怎么可能连点成线呢?因此,“功不唐捐”需要坚信自己的努力不会白白付出,成功了有收获,失败了有智慧,无论如何你付出的努力,终有一天,会回报你。只不过前提是你要坚信这一点。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英语学习。一直以来听力和口语都是我的硬伤,还总被我家那位嘲笑。我不是没有努力过,只是每次努力都没什么成效(本人英语基础薄弱,高考也就及格而已),而且每次都归结于自己意志薄弱,不能持之以恒练习。久而久之,把自己口语不好归结为没有语言天赋,没有毅力。虽然这也是一个原因,但此时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心浮气躁,功利性太强(过级考试成了我英语学习的中心,以前大多英语考试口语不是硬性规定),不能接受自己的笨拙,也就不会踏踏实实地练习。
古典老师在书里提到语言是技能,熟不熟练是其判断的标准。技能只能习得,需要漫长的笨拙期。回顾以前的学习经历,每次就是太着急,总是过不了漫长的笨拙期就放弃了或是被别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20年前,倘若我能深刻意识到这点,也许现在会是另一番局面。我知道人生没有如果,现在我又重新开始学习英语。在研究了一些英语学习的观点和理论后,我付诸行动了,从音标开始学起,然后是跟读模仿,再是语法阅读。我希望英语学习不再是我下半生扎心窝的那根刺,也希望年轻的朋友们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少些功利,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练好每项技能。
3. 人生的平衡和取舍
自从娃生下来以后,我强烈感觉时间太太太不够用了,每天除了上班,还要奶娃、陪玩、各种安抚,娃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操心,周末基本是娃的专属时间。这样留给自己的时间基本就很少了。时常娃入睡之后,还要处理工作,还要提升各种能力,.......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就是感觉没有时间,那段时间我很苦恼和抑郁。慢慢地我在古典老师这里找到了答案。
古典老师讲了人生的四种方向:高度、深度、宽度和温度。而且每一种维度的功课都够你做一辈子的,每一维度也都能让你有不同的幸福和快乐。但是人生精力有限,大部人能在一个维度找到突破点,做到极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其他平衡就好。看完古典老师的介绍,进行了自我分析,选择重点在深度和温度,我要掌握一项技能可以安生立命,经济独立;我要做好妈妈、妻子、女儿的角色,高度和宽度平衡就好,提升整体的生命质量,而不追求一维度的成功。因此,我学会了放弃,学会了放下现阶段没有时间和能力做好的事情,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如果你想要些什么,就必须放弃些什么。如果要得特别多,就要放弃特别多。舍什么,得什么,全在个人的价值选择。
作为奔四的职场妈妈,看完此书,我比以往更坚信自己必须要踏踏实实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从不惑年开始不一样的踏实和努力。虽然我开始的有点晚,虽然还不太清楚将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会是怎样,虽然我当前看似“费时费力无效”的努力被枕边人嘲笑,但是现在的我少了些许急功近利,少了无用的“羡慕”,少了完美的追求,学会了取舍,学会了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坚信功不唐捐,希望我的生命不是现在一眼就望穿到退休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