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无数的思想流派,在历史长河中有些思想盛极一时,有些则如昙花一现,有些则曲折离奇,有些则枝繁叶茂……不同文化之间免不了会有摩擦乃至斗争,有些争斗甚至是残酷的。时至今日鄙人周围有不少朋友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圆融,毕竟天下大同需人心大同,人心大同需不同思想间的和谐统一。
就大方向而言我是认可的,正如雍正为《佛说十善业道经》所作的圣喻中所说:“三教源于海内,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正教都是导人向善、目的一致,即使法门上有所区别也不妨碍和平共处。但是从文化的发展而言,我认为不同流派的宗旨可以一致,但是过程中还需(也必然会)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思想流派之间的分歧也恰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不同产生思考、思考才有发展,没有先秦的百家争鸣或许就不会引出后来璀璨的中国文化。
秦朝的法家独大想必与执政者希望一统百家之言也有关系吧,只不过做法未必“霸道”了一些;西汉初年“黄老之术”的盛行自然是汉王朝希望休养生息,但是从文化上来讲,我个人认为也暗含以道家的无为来缓和不同思想流派间的冲突的缘故;汉武帝独尊儒术自然是为了成就自己“有为”青年的报复、加强中央集权,但当年董仲舒的“儒家”离孔孟也有数百年的时间了,中间既经历了儒家内部“儒家八派”的分庭抗礼、“性本善”与“性本恶”之辩,也通过百家争鸣兼收并蓄了很多其他流派的思想(甚至兼有阴阳家的思想)。董仲舒将思想伦理化,从文化上讲当时的“儒家”也算是思想流派融合后的成果;同时代其他的思想流派有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有些被兼收并蓄,有些则是在野党(例如道家),有些则有实无名(例如法家思想,其实历朝历代都没有离开过法家思想,只是由于秦朝这个“反面案例”大家都不敢公然提倡,当然秦之后的历代也对法家思想有所取舍)。汉明帝引入佛法后,佛家文化与当时儒家、道家思想一开始是颇有冲突的,但是正因为这种“冲突”带来了进一步的文化繁荣,互补吸收之后三教达成了一个“平衡点”,例如阳明心学又何尝不是三教的共同的产物。
以中国的河流为例可以更形象地描述中华文化的流派:
中国的江河流向以东西为主、南北为辅,这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关,中华文化流派也有德、能之分,但是主流思想(至少台面上)都是以德为先,哪怕兵家也要提倡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刑法也要将求个“法外开恩”。
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不同,长江、黄河、珠江、雅鲁藏布江等各有源头,但是基本是发源于西部高地,诸子百家虽然有各自直接的源头,但是归根溯源往往同出一源,姜尚、老子、管仲,《易经》、《道德经》等等人物与经典往往被冠以“百家之祖”、“群经之首”等称号。
各大江河也有各自的支流,例如长江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主要有岷江、赤水、嘉陵江,乌江、汉江、赣江等。黄河从青海发源到山东入海沿途经九省,拥有湟水、白河、黑河、清水河、大黑河、窟汾河、无洛河、沁河等13条支流。中国儒家自孔子之后有“儒家八派”,之后又有“孟子一派”和“荀子一派”,宋之后又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佛家中汉传大乘佛法就有八大宗派,至于各大宗派之中又可细分,例如禅宗有“顿宗”和“渐宗”,惠能大师之后禅宗又“一花开五叶”。道家分为正一、全真、太一、净明等等派别。
中国江河中有些则萎缩或干涸在历史中(例如济水、云梦泽、梁山泊、罗布泊),有些内陆河则不能流入大海(例如塔里木河),中国文化中有些思想流派无以为继(例如诸子百家中的农家、杂家、阴阳家,甚至是盛极一时的墨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思想流派虽然断代了,但是他们的思想精华往往被其他“大门大派”所吸收。)。
中国的江河只要中途不干涸,最终都是汇入江海融为一体,中国各派文化思想虽然源头不同,中途也各有曲折,但是只要能存活下来最终都是顺应人民的实际需要、殊途同归,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出世、佛家的超世,无论入与出都是旨在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一条小溪会因为中间一块石头而分成两股溪流,同窗好友也会因为对师傅某句话的理解不同而形成两种不同的意见,这在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不可避免。老子讲:“反者,道之动。”流派源于分歧,分歧促进发展,我们不必纠结于哪家才是“正宗”,关键是“流入大海”这一目的是否一致,不同思想之间能否实现“并行”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