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记忆中,似乎也是默契,不知何时才把故事写完,成为青春的念想。
如若真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风在耳旁,如光恰在身旁。
忆往昔,青通半卷诗书,承载无数城墙彻夜的灯火,墙的那头,是深夜写文的思索,墙的这头,是我站在青春的尾巴,内心依旧执着。
马不停蹄的一周,似乎很漫长也很充实,想要咆哮也想甩手不干,终究是欢喜不敢轻易放手。终于结束了纳新,似乎所有事情都不再与我有关,然而却恰恰相反,千丝万缕的情绪,容不得蔓延开来。
从换届到现在,也不过几个周的时间,自己却像经历一场大战,精疲力尽之后的余欢,大概是有人能当担这份责任,而自己终于以“老人”的姿态“指点一二”。
青通社似乎有一种魔力,来这里的人不想走,里里外外的牵挂,是胜过所有感情的情绪失控,也像突然决堤汹涌澎湃的江河。
因喜欢的事去努力,因志同道合的人便多了勇气。“不好意思,我也是第一次当部长。”这句话很少说出口却在心里说了无数遍,不自信时便拿出来维护尊严,大二一年,对自己的改变之大,不仅仅是“大发雷霆”,而是一种主动担当的意识,没有任何借口可以逃脱,像学长学姐们那样去热爱文字,热爱青通社,也不仅仅是热爱,而是尽自己所能让这里变得更好。
人来人往,已然注入了新的血液。所有人都尽情地去表演,以吸引更多的眼光,站在陌生人前侃侃而谈已是莫大的勇气,融洽的气氛是最好的鼓励,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其他人,无疑是另一种历练与成长。
时光很短,故事很长。中午一点,蔚茵姐说最近工作太多,稿子可否明天再给?想再多说些什么最后却只说了好。蔚茵姐,我大一时的主编,大二时的总编,大三的老友,如今我也站在她当初的位置感慨。
时光被拉回大一,竞选时的紧张不安还似昨天,那群小伙伴也还在,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聊着八卦美食,学长学姐们依旧“高高在上”为我们挡住所有暴风雨。与蔚茵姐相识的第三年,似乎所有事情都发生着潜移默化地变化,从大一的崇拜到大二的依赖,再到如今说不清表不明的情感,总是不舍也倍加珍惜。
留给蔚茵姐最后的印象大概是稿子质量太差面对所有人的大发雷霆,一向温柔婉雅的作风,突然的改变像是一种新生力量,不是毫无由头,而是希望勇敢当担,热爱便坚持下去。情到深处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大概是连文字都无法参与的轰动。
晟昱姐是我大一时青通社的总编,相识于梧叶纷飞的秋,大概相遇的季节过于美丽,以至于每次不期而遇都伴随着好心情,犹记得大一那年的元旦在图书馆门口遇见,互道了元旦快乐,也不知为何,还握了握手,有点像古人之间特别郑重的欢庆。
超哥,团刊的总编同时也是校报的团长,不知超哥是否还记得一位叫他“蓝森”的南方姑娘,对于超哥,除了佩服我想就是活在校报的大神吧,在校报占据半壁江山,哪怕毕业后也是学弟学妹们学习的榜样,时常被提起。
彤姐,在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成功吸引一群小迷妹,也是设计的一把手,跟随彤姐一起,永远都会被照顾得很好,那种舒适的感觉,像是认识许久的老友。
程龙学长作为美术总编,出自他手下的封面,总有几分神采。初见程龙学长时,一脸的沧桑写满了故事,熟悉之后方知,他满脸的沧桑,除了真的沧桑之外便是熬夜留下的“疤”,暂且心疼这位学设计需经常熬夜建模渲染的学长。
金津姐,可谓是相见恨晚,又大抵是缘分,大二培训,大三是我青通社的社长。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概如金津姐一般,笔下的文字或诗意柔情,随意几句便是道不尽的情谊,或铿锵有力,展现潍院学子风采。悉数珍藏所有美好,总会开花,散发幽香。
走过大二,开启大三,陪同两年的伙伴,突然之间失去了热联,此时,像是分水岭,我依旧坚守在青通社,而他们为了“成就”现在的我,也为了变得更好,更加努力。依旧能在办公室遇见,只是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少不了的家常,把时光拉得很近,仿佛自己还在大一,其实,情愿自己还在少不更事的大一,最起码陪在身边的人更多。
大三的同僚,最终确定留下的五个人,从纳新宣传到最后纳新结束,似乎情谊更深。出谋划策,集思广益,为呈现视觉盛宴翻出留存多年的“老底”,穿梭在各活动现场的身影,传递青春正能量的幕后,各网站的维护以及稿件审核,用文字记录精彩时刻,虽一分为五却紧密相连。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清风是你,白云是你,蓝天是你,就连雨后的彩虹也是你,摆不脱,逃不掉,此生就如此牵挂罢。曾经把每个人都写得淋漓尽致,不脱任何一个细节,完毕觉得完美无缺,此刻,煽不了情,却都在心里。
致过去也迎接新生活,我们依旧青春也还在,并将会一直在,没有联系也在心里,不管是已经进入社会面向生活的你,还是姗姗来迟的你,我想,我们还将有许多故事需要讲给彼此听,我们做一个约定吧,就以“向热血和青春致敬”为“暗号”,以文会友,书写徜徉在青通社的青春,也说给彼此听。
佛说: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对方所有的感觉,佛也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
吾曰:明日,邀君共饮长江水。君曰: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