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1619——1689),字野遗,号半千,清初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集,载籍相传,名《香草堂集》。但遍查清代藏书家和各大图书馆的入藏目录,都找不到其著录。有人猜测《香草堂集》可能从来就没付刻过,也有可能是被禁毁了。
后来,安徽歙县文化馆找到了一册精抄本的龚贤诗集,其扉页正中是“草香堂集”四字,右上题“龚半千先生著”。(见汪世清《艺苑查疑补证散考》)。由此可见,龚贤的诗集是有刻本行世的,但集名不是《香草堂集》,而是《草香亭集》。此集对了解龚贤的生平和文艺实践活动提供了直接和可信的资料。
对龚贤的身世,特别是他的早年生活,一向不太明朗。他在《半亩园诗》里叙述了生平,自然可信,然而限于体裁,语焉不详,且易引起误解。例如有人根据诗中“觅食不毛地”,便认为其早年到过北方寒冷地区,吃了很多苦。其实远不是那么回事。龚贤生长于南京,二十岁左右与文坛好友结社于秦淮,明亡以前没有长期离开过南京。
入清时,他已是二十七岁。顺治四年,他在《将之广陵,留别南中诸子》(第九首)中写道:“壮游虽我志,此去实悲辛。八口早辞世,一身犹傍人。”这首五言律诗包含着离别家园的无限伤感。孑然一身的他,将要远离家乡,去自谋生计了。离开南京,路经扬州,他来到了泰州的海安镇。
在海安镇上,他做了徐逸家的家庭教师,总算有了个安身之地。这位东家的生平不详,但宾主之间相处十分融洽。龚贤一住就是五年,而且在即将别去时还许下了“定旋千里驾,不负五年期”的诺言。海安镇是著名的产盐区,龚贤曾在《怀人》中写过他所看到的“边海”之景:“临窗寒水白,屋傍乱空田”。远远望去,辽阔的盐田白茫茫一片,自然可说成“不毛之地”。
龚贤在青年时间结过婚,但是妻子早亡。龚贤对死去的妻子非常深情,他在七言律诗《家在江南黄叶村》中曾写到:“亡妻已榻前山墓”,又在《石头城》中凄然问道:“老妻故冢得见否?”他继娶成家是在顺治八年离开海安,移居扬州之后。他在扬州大约住了十年以上。他在客居异地、举目无亲的时候,却有着广泛的交游。
龚贤在《草香亭集》中提到的知己、故交有六十多人。其中多是与龚贤有相同身世之感的诗人、画家。扬州是当时的文人荟萃之地。龚贤曾经在一段时期内不时来往,后又定居扬州,自然会接触到各方面的人士。他在《王玄度五十赠以诗》的开头写道:“河上老人王玄度,布袍声誉驰京华。颠来落笔诗满纸,纵意大书还自夸。”又说:“生平二日不曾醉,无故逃乱山之涯”。对于王玄度这位放浪诗酒的落拓诗人,他怀着深切的同情。
龚贤亦喜欢结交方外之友。他最崇敬的是那位因诗远放的剩上人,《草香亭集》中怀念这位上人的诗有多首。五言律《忆剩上人》,就有五首。“健骡三尺雪,破衲一天寒”,对于一位远谪寒荒之地的诗僧,这是多么苍凉的写照;“只因五个字,断送百年身”……这又是多么深的愤愤不平!后来,在得知上人有生还消息时,他悲喜交集地写道:“倘有归来日,惟愁笑不休”。可上人终于未能生还,他于顺治十六年客死沈阳。
《草香亭集》有个鲜明特点:没有游宴唱酬之作,皆为赠答和怀念友人之诗。这类诗绝非一般应酬之作,而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友谊的真情实感。他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革中,家破亲亡,一身远寄。他在海安的五年里,虽然处境萧闲、主宾和睦,但想起世事、忆起旧人,仍不免心潮澎湃。
他劝朋友“世乱莫谈诗”,而自己却和一位诗僧“相对只谈诗”。在那个充满家国沧桑之感的时代,文人大多在这样矛盾的心境中生活着。他们的诗歌创作,正是对这种矛盾交织的直接反映。“家计随身裹,诗篇作枕眠”,是龚贤对自己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