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时从戎,年轻的血脉和勇敢便是全部底气,豪言壮语里并非真有大梦。
阴差阳错,因着一次任务,而扬名天下。那次任务,即是史上著名的“赵子龙孤身救主”,从此,天下皆知他的名号,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老家常州。乡亲们簇拥着他,鞭炮声在周围响起,孩子们站在街头仰着小脸齐声吟诵“常山英雄赵子龙”。他笑吟吟地观看描写他孤身救阿斗的皮影戏,一招一式里,娱乐轻松,仿佛忘掉了那被众兵包围中命悬一线的危险。
怎么会忘了呢,那是多么惊险的一战!众兵围来,再高的武艺,再好的身手,一夫也难抵万杆利刃。眼看就要亡命在乱刀之下,但关键时刻,那勇敢的战马,从血泊里奋起,一跃迈过万丈峡谷,驮着他突出重围。
手下要张弓射箭,被曹操拦下,曹操是爱才之人,赵子龙的英勇震慑了他。曹操大声向对面喊话,英雄可愿留下大名?
他自信无比朗声应道,常山赵子龙。
曹操又挑衅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抓到你。
他毫不示弱很硬气地顶回来,那要看谁的活得更长。
话音刚落便传来昂然快意的大笑声。
多么豪迈的英雄,年轻的气概,血气方刚,人生大戏刚开场的华丽和奔腾。
他也是有爱情的。那年轻女子巧笑嫣然顾盼生姿里的爱慕,两人在走马灯的温柔光线里立下的百年之约,他都放进了心里。这也是漫长征战生涯里,藏在他心底,唯一能温存他冰冷盔甲的东西。
仗是永远打不完的,天下这么大,他耗尽了一生的心力,仍然没有使它安宁。
他老了,从未打过败仗的常山赵子龙赵将军无可避免地老了,头发花白,满面风霜,但天下未定,先帝遗愿一天未实现,他心里的大石头便一天不能放下。他还是决定要托着老衰之躯,走到战场上去。
最后这一仗,打得最精彩。
被困于凤鸣山上,在初来时遇到的佛相前,他忽然就顿悟了。再多的荣光,再大的胜利,他也不过,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这个别人,可能是先帝,可能是诸葛亮,也可能是他的命运,更可能是人心无休止的欲望。
他这样的赤胆红心,这样的忠心耿耿,虽然甘心为对方去赴死,但当得知自己仅仅只是一枚棋子时,我仍然能体会到他内心的苍凉和失落。
他自问。我刚刚出发的时候是在凤鸣山,当时以为打完一圈,天下就太平了。现在,当我打了一圈回到这里时,发现天下更乱了。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是在自问。也是在问天,问地。他问立在面前的佛像。他问一直追随他前后的罗平安。但没有谁能给他答案。
要攻山的是曹操的孙女曹婴,心狠手毒诡计多端的曹婴,在硬攻不行的情况下,用了炮火烘炸的毒计,将士集体阵亡,场面惨烈。他身受重伤,气息微弱,但仍然没有放弃,带着他的英雄气概和赴死的决心,带着他虽千万人吾亦敢面对的坚毅,又奔下山去,迎向恶战。
电影就此结束。输赢已不重要,即使他最后惨败,即使他命绝于此,但他的英雄气魄和果敢,已光照了天地人间,光照后人无数。
有人说,看完《见龙卸甲》这部影片,会觉得人生虚无。我并不这样认为。
我只是内心震动,我感动于赵子龙的勇敢和英雄情怀,即使知道这仗打得虚无,即使知道自己仅仅是帝王的一枚棋子,即使知道自己必然会惨败的结局,但那又有什么呢,这并不能让他放弃自己的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与打胜仗的时刻相比,我更敬重更仰慕他后面的选择,在绝境中的坚守,在无望中的清醒,英雄迟暮,壮心不已,为求忠义,蹈死不顾。这就好像我们的人生,任谁都知道,寂灭是众生最终的归途,谁不知道人生虚无呢。但就是在这样的底色里,仍然不改对生活的热爱,对真情的倾心,对爱和美的事物,执著放任的追逐。
哪怕是一场虚空,哪怕是一场幻境,没关系,来,来,来,且让我们迎上去,与长风舞一曲,不回避,共落日醉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