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愚公移山》中的人名地名

                        温书

      微言大义话《愚公移山》中人名地名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故事梗概为: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愚公移山精神比喻只要不怕困难,有恒心,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我今天要说的是我在教读这篇文章时对有关人名地名的理解会意,从人名地名可看这一作品的不凡之处。

            人名:愚公与智叟的对比。愚公从字面上讲就是愚蠢的老头,但他能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有恒心有毅力,甚至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肯定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愚公似愚而智。智叟从字面上讲是聪明的老头,而实际上他鼠目寸光,用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忽略了人身上永不服输的意志品质,似智而愚。作者这样安排两个人名富有深意,讽刺效果鲜明。

          实际文中还有一个名字就是“京城氏”,“孀妻遗男”应是社会中最为目光短浅的人,但愚公移山的精神都已经感动了她们,并且“始齔”的小孩子都会“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的精神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这里“京城”取谐音“精诚”。既有暗语作用,又有赞美愚公精神的用意。

      关于一处地名,我读时也发现它文字少,但用意极深。第三段中,“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与“北山愚公长息”,作者为什么要加上“河曲”“北山”地名呢?反复琢磨,应有深意。智叟住在黄河拐弯处即“河曲”,那应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因水路发达,与人交流学习的机会多,从这一点上说智叟确实应该有智慧,但他依然目光短浅;而愚公处在偏远的“北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一定与人交流的机会很少,学习的机会会更少,那就一定会愚钝不堪,而他却志向远大,有恒心有毅力,有大智慧。作者这样写既有加强语势的作用,读来朗朗上口,又有很深的讽刺作用,引人深思,耐人回味,微言大义,用极少的文字来表达最深刻的意蕴,辽远而深邃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
    绝影很优秀Yes阅读 1,519评论 0 1
  • 学习了《愚公移山》一文,课后作业要求改写其中的一段,我们的部分学生改写了全文,真是想象丰富,值得奖励。 《愚公移山...
    筱华de小天地阅读 3,619评论 1 3
  • 目标瞭望台 1.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人物的方法。 【背景资料】 列子,名...
    _7fa阅读 1,037评论 0 1
  • 《愚公移山》是一则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愚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学习后进行了改写,...
    初夏_OK阅读 1,644评论 0 1
  • (第一教时)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
    大兵_e878阅读 2,020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