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己相处,与周围人群相处,与自然相处,与天地相处,最后回到与自己内心相处,完成了一轮循环,肉身虽还是这个我,但精神上已非原来的我,境界和认知上又进了一层,是为历练。而这个历练,有时候往往需要一个极端的事件来触发,不然很容易陷入平凡而不会跳出来思考。
作者就是因为入住急诊而引发了一系列观察与思考,由小见大,见微知著,由一群在病房搬米粒的蚂蚁,而想到“生命就是一个蠕动的饭团”“世界是不平行的”。
作者这次住院是在新冠疫情初起的特定时代背景之下,由于医院不允许探视而使作者身处一个“与世隔绝”的险境,躺在病床上,前途未卜之际收到家人短信告知浣熊一家入侵捣乱,以此为出发点,引申出作者对与自家院落的不速之客浣熊一家,由好奇、置身事外、到斗智斗勇的回忆。当得知自己入院当天浣熊一家“大闹天宫”,把家里的池塘、莲花和小鱼儿一番蹂躏之后,作者一开始是愤怒的。没想到,寂静之中看到病房里的小蚂蚁,仍在为生计忙碌,却给了作者精神上的慰籍和对于非平行空间的思考,原来这片土地不仅仅属于人类,也属于上面的一切生灵。
当作者出院,再次遭遇浣熊一家来访“闹革命”时,已完成了思想升华的作者选择了“放人一马”,善待了浣熊幼崽,而浣熊一家竟也选择了“相忘于江湖”作为回报,从此不来骚扰。由此作者点题指出世界不是平行的,天地之间的每一个个体同呼吸共命运,要珍惜、接纳、善待彼此。
恰巧我最近刚读了一本动物保护科考者沈梅华张律夫妇所写的《丛林中的一百万种邂逅》,作者把十几年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生态训练营地与动物们遭遇的精彩瞬间淋漓尽致地记录下来,是一本短小精干的动物科普笔记。借用当时写的读书心得“大自然神奇而又温柔,在这片土地上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的使命,生命生生不息,不断轮回。这些动物像人类一样,有时可爱,有时可怕,有时天堂,有时地狱,有时贪婪,有时淡定,有的需要为爱走近,有的需要为爱远离。。。无论如何,都不由得使人思考生命的意义。生而为人我们习惯了盘踞在食物链的顶端,有时候难免视野狭隘,但其实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在茫茫大地上奔忙着的万千生命之一,只有相互关切才能行得更远。”
因此看到这篇《不平行的世界》我不免又会心一笑。而且作者的文字功底更令人叹服,不愧是资深作家,用了大量的比喻、联想,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使人不由得一气呵成读下来。比如“我忽然听到一个奇怪声音的耳提面命,忙又急急地合上双眼,好像是迫不及待地关上了两扇生通往死的沉重的石门”“我初见’浣’字时,曾觉得很可玩味——三点水加一个’完’,解析出来岂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玩完了’的意思么?而’熊’字似乎又是在说,’三滴水是空,四滴水也是空,你又‘能’如何呢?’”“生命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蠕动着的饭团。”,等等,都令人叫绝。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人与人的交互,在这篇文章里多是负面。不过也许作者是特意营造这种对比?作者在医院里遭遇到的医生竟然会不等诊断结果出来就提议手术拿掉“无用的胆囊”,因为医生需要那笔手术收入。由于新冠疫情初起的特殊背景,当时人与人之间距离突然被拉大,患者也许会被粗暴地对待,所以作者潜意识里对在医院所遭遇的医生负面描写居多。这些也许是真实的,但这些情节作为非虚构小说(在我粗鄙的认知里这是一篇非虚构),很容易使人“出戏”,会去想其真实性,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不平行世界”上。说到底,人与人,也是不平行世界里很重要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珍视与我们分享这片土地的各种生物,也要珍视与我们同一片蓝天的人类。
文章的最后作者写到,“我不知道浣熊们有没有了解到我的这些想法,自此竟很少光顾我的鱼塘。然而,它们却常常光顾我的脑海。”“光顾我的脑海”结句甚妙。人们都是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脑海中的世界,又是另一个不平行的世界,更为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