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看到所经过的学校周围,停满了私家车,第一反应就是,这儿又被选择做了考场。
出于经验的判断,还是很准的;对有着这么多年考龄的人而言,判断这点应该不是难事儿。难的是……
不管了,应该可以预见,又有一批年轻人,怀揣着梦想与才华,将从这些唰唰作响的考场书写声后,继续到更好的平台上,书写渐渐璀璨夺目的人生,这,是一次不错的选择。
手机不小心,又被砸破了相,于是,乘着周六的空档儿,得去市区给它整整容。
一进特卖场,就被一美女拦着,示意能否给她当次群众演员,留个背影照,以此向老板交待今天确实有工作内容。她是这样说着,也这么不容分说的就拍了,甚至都没有给我看看,是否真的没有侵犯我的肖像权。
急于快点儿整手机的我,也不当真计较她了。如果真的是帮她在老板面前圆了慌,暂且权当做了件好事吧;我没有“地铁男”那么暴躁的脾气,也不至于要拿打工的人撒恶气,出门求口饭吃,都不容易,选择相信人性本善吧!
修手机的技术工好像很是忙,卖场里的客服人员给他拨了几次电话,他才匆匆从另一处赶来。可以理解,在几个地方设维修点,是做生意不错的选择。
他示意我需要等待一个小时。表示同意后,自我安慰的发现,竟这么从容的接受了一个小时离开手机的选择,还离开了我的视线范围,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吗?大概是吧,不然还能怎样呢?
我有些傻傻的坐在卖场的休息区。嘈杂的快节奏的音乐似乎没有人介意,员工们都穿着相对统一的服饰,大概一直都是要站着的,她们没有像其他商场的客服一样,穿着高跟鞋,而是一色的运动鞋。收费区有好几位化着淡装的女生,头发都有些松散了,脸上显得疲惫,但还是笑意堆满了嘴角;不管是不是出于执业需要,能坚持着一份工作,选择尊重别人,也是最好的尊重自己。
转身发现,有供客户自由操作的电脑,于是有些开心了;离开手机不打紧,这年头,到哪儿都能“冲浪”。
《朗读者》的新一期还没看,正好补上。随手抽出自带的手机耳机,找准了孔插上,享受起一个人独占视频。
巧合,这期主题就是“选择”。
“人生就是由一次次选择组合而成”,好有道理,也简直是接近真理的词句了;选择内心坚定的信念与可能面对的孤独,才是平凡小人物的不平凡之路。
当耶鲁大学毕业生秦玥飞,带着他的黑土麦田的小伙伴儿们,在台上诉说选择农村开始事业,报出那一串儿他们所服务的,犄角旮旯村庄的名字时,不禁心底里对这些年轻才俊,肃然起敬,莫名感动。比起勇闯五百强企业,或者奋力挤公务员独木桥,他们的选择更会让许多人不解;耶鲁哥说他们不是要故意寻找高档标签儿,或者是作秀,而是真的想与脚下的土地有亲密接触。
泪腺太发达的自己,躲着周围不算多的目光,悄悄抹了一下夺眶而出的咸水。
前几日还在与一老同志胡侃,咱们的人才体制,似乎永远在鼓励人材们往高处、大城市攀登;有很多的有志青年空有满腹的高素质理论,却不能应用于实践,而能为民众启智的一线干部,依然用简单粗暴的、要政绩贴金的非法治思维干事儿,为什么不倒金字塔式的配置呐?基层的老同志们干了一辈子,级别待遇还不如新出校门的、大城市的新秀,实在让英雄流汗又流泪,哪里还会有鼓励年轻人往基层去的实例?老同志批评我“幼稚”!为啥苦读寒窗还跑回农村?你自己不也是想鲤鱼跳农门?
这道不清的历史戏、辨不明的恨乡情,到底哪样的价值观选择,才是无须争辩的?
新时代的耶鲁哥们,想着的是输血扶贫的大计,对未来的农村构想,社会和谐,不是我等愚智能顿时领会的,只有竖大拇指、鼓掌的敬佩之心。比起那些不理智的,抵制或是谩骂式“爱国”举动,这样的“深深爱着这片土地”的儿女们,才是强国梦“希望的田野上”最肥沃的土壤。
听着这段《泥泞》的朗读,顿时间有了赛场看冉冉红旗升起时,汗毛竖立、昂首挺胸的盈盈泪意;这样选择的新青年,应该给赞!
《泥泞》 作者: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