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以前是个性子急的人,常常因为朋友A是我介绍给朋友B做朋友的,而A和B成为了比你更好的朋友,常常一起约饭而没有叫上你。
每当看见他们相互约饭的朋友圈,我都会有一股的失落感。
很着急:
“为什么不叫上我,明明我是他俩不认识之前最好的朋友啊?”
后来慢慢成熟了,回想起这些事情,曾经也和别人面红耳赤的争执“为什么你们俩约饭而没有叫上我?”只是为了在别人面前争取到一定的存在感,而他们之间的相互约饭,变成了你没有存在感的佐证。
是啊,人的感情什么时候为了刷这样的存在感而感到莫名的失落。
成为别人相互交往牵线的你,一瞬间觉得被全世界抛弃了。
当然,这是以前那段小肚鸡肠的时光。
老胡一说出来这样的感受,身边的人都说,“啊,我们也是”。
那时候,每每遇到这样的事情,总是想要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给A、B听,可是只能是烂在肚子了。
但是,在往后的日子里,如果A和B叫上你又一起约饭,你还是会屁颠屁颠的过去的。
这样的感情,谁又能说得清楚。
也许正是因为你真的太闲。
闲下来的人总是会胡思乱想。
把生活中十有八九的不如意之事都数落个遍,然而这样的思考并不是你真正的在过往中得到一点安慰。
相反,得到的更多是挫败感。
上个月我的一个朋友和另一个朋友闹掰了。
小宁对金瓜吼了一声,“你们是不是讨厌我。”
“我看到你们一起吃饭,干嘛不叫我。”
金瓜一急就说,我们是碰巧遇到的于是就吃了一顿饭,并没有讨厌你啊。
小宁说,“他们都是我的朋友,你为什么和他们一起玩都不叫上我?”
金瓜就说,“咋们这么多人,一起聚会本来就难了。再说了,我们真的是碰巧遇上就一起吃了个饭而已啦,你想多了。”
小宁忿忿的语气说“你还是不是我的好朋友,哼”。
金瓜跟我抱怨的时候,我感觉到,生活下来的人,真是玻璃心泛滥。
我对金瓜说,每个圈子里面的朋友相处本来就是这样,每一次他们的聚会不一定都要叫上你的呀,何况,你想叫上她一起玩,在场的一些人未必想和她一起玩。
每一次的聚会都要叫上谁谁谁的话,那不叫聚会,而是应酬。
就算是朋友,别人没有义务对你的情绪照顾得当。
玻璃心有用,找你的男朋友撒娇去吧。
还记得有一次和大姐一起吃火锅,我想着说吃火锅要热热闹闹的多好啊。
于是对大姐说,要不我叫上其他几个人吧,反正他们都认识,这样人多热闹。
大姐略微苦笑着对我说,
这样不太好吧,虽然我们都是共同的朋友,但是这不等于是可以共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朋友。
我说:“吃饭图个开心,想这么多干嘛?”
大姐说,如果我们之间的相熟,已经知道了彼此之间的饮食习惯。
但是对于那些不太相熟的人而言可能就是冒昧。
你叫上A和B,或许刚好A喜欢吃饭高谈阔论,B却喜欢安安静静专注地吃。
A嫌B太沉闷,B说A吃饭都不能消停一会儿,太折腾。
我们好像让A跟B参加我们的聚会,但看似和谐的聚餐却带着一些尴尬与不快。
之前有一个姐妹本来想叫我去吃饭的。可是她并没有告诉我他们那边已经有几个人约好了饭局。
去到她那里之后,看见满桌子的人。有些认识但是不熟的人,也有一些压根就不认识的人。
我疑惑问她?
她说,“其实是我和有些朋友吃饭呢,还有几个是你认识的,就想叫你过来大家一起吃个饭。”
下次,再也没有和她约饭了。
别让我参与到你认为是和谐的饭局。
答应和你一起吃饭,但并不代表答应和你的朋友们一起吃饭。
不要用一餐饭的参与感去衡量自己在朋友心中的价值。
显然,这是一种掉价的行为。
朋友之间的聚餐并不是彰显谁和谁更重要。
参与聚餐的局,如同打车的时候,四个人刚刚好,五个人却无法出门。
如果你时常说很怕别人不带上我去聚餐啊,其实只是害怕没有人在乎你。
你的参与感不过是想要增加多一点你在他们心中的存在感。
可是,在朋友面前出现的次数并不能代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
恰好,
如果朋友每次有难都会知会你,而每一次的聚餐都和你撇清关系,那么这样的友谊让人心寒。
很多人说“三人行必有一疏远”,但也不要害怕你就是其中的第三个人,谁都不是多余的人。
本文来源:【医知肤胡老师(yzfhls)】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