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效写作》的第二周,今日学习如何把握文章的节奏感。
文章的节奏感主要有三元素:快慢、详略、起伏。
内容推进的快慢,决定了情节的起伏变化。而内容的详略,又体现了作者要表达的情绪重点。
所以,写作者要有表现文章张驰的功力,掌握文章节奏感的三元素很有必要。
如何才能掌控好这篇文章的节奏呢?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在于起伏。
快慢和详略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文章的起伏。当然,三者又是相互独立的。把握好文章的节奏感记住一个原则:吸引读者注意。还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文似看山不喜平!”
今日练习如下:一张照片的记忆
有这样一张照片,它已经没有留存在我们家了,可是它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
三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弟弟过周岁生日!爸爸特地请了照相馆的师傅来家里照相。
这张照片,容纳了17口人。爷爷奶奶坐在那里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奶奶因为瘫痪没有抱着弟弟,爷爷一把把弟弟搂在了怀里。爸爸妈妈站在爷爷的身后,我和妹妹则站在妈妈的右边。
那年我八岁,妹妹比我小一岁,我们的眼睛里除了热闹装不下别的内容。叔叔他们家四口人,两个堂妹也同时站在了他们的右边。第二排站了我们两家八个人。
妈妈和婶婶向来不和,她们都被自己的男人隔开了,不知为什么,婶婶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后来我才慢慢懂得:我们家的重男轻女思想不是一般地严重,不管是爷爷奶奶想要孙子,爸爸妈妈也十分想要儿子。
越是想要的越得不到,命运就是爱和我们这两家人开玩笑。
叔叔他们家连续生了两个女儿后还特别想要儿子,但是婶婶不愿意再生了!
于是,叔叔就开始找别人不要的孩子来给他们当儿子!
第一个儿子十一二岁的样子,在他们家待了不到一个月,孩子自己跑了!
第二个大一点的,二十岁左右的样子,在家待了一年多,叔叔还帮他张罗个媳妇,结果人家也跑了!
再后来,他们也不再提这件事了!直到叔叔去世,叔叔也没有完成他想要有个儿子的愿望。
婶婶的表情不自然,多半是出于对母亲的嫉妒和不屑吧!
尽管母亲要到这个儿子已经是第八胎了,母亲的心里也是开心幸福的!因为她终于有了一个儿子!
儿子周岁生日,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怎么会草草了事呢?
全家总动员,一起来家里吃饭庆祝。还特地请照相馆里的师傅到家里来照全家福!
当时我们家住的是二层楼,全家人在楼上说笑着拍照的情景,因为一件事让我们也终身难忘!
拍照间隙,邻居姨奶奶过来串门,并拿了些好吃的!调皮的弟弟不知什么时候自己下楼梯了,一不小心脚踩空了,弟弟从楼梯处摔了下来!
弟弟的哭声引来了大人们的注意,他们赶紧围了过来!妈妈抱着痛哭的弟弟看了看没有皮外伤,姨奶奶赶忙过来给弟弟叫魂!
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孩子被吓着后赶紧叫他回来,很快就会没事的!
“磊磊,快回来吧!”叫魂的姨奶奶神叨叨的!
“回来啦!”妈妈抱着弟弟赶紧应答。
就这样叫了三次后,姨奶奶又念叨了一些我们听不懂也记不住的话,算是完事了!
这一闹,我们就只拍了一张全家福!然后姑姑她们不愿意了,她们要继续拍他们小家的全家福,我们就四散着出去玩了。
后来看到全家福的第三排是两个姑姑家的排阵。大姑和大姑夫还有一个表弟在我们家的后边,而二姑和二姑夫加上他们家的儿子站在了叔叔家的后面。
她们的表情倒是很自然,很开心。听妈妈说,她们都特别喜欢照相,加上姑姑们生的都是儿子,所以他们没有那么多糟心事!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妈妈的小心眼原来在我们小时候就一直都存在的啊!
妈妈照相时特地穿了一件大衣,那是爸爸外出干活特意买给妈妈的!妈妈高兴地不得了!照片上微微上翘的嘴唇不知写满了多少个“幸福”!
只是可怜了我的弟弟,生日这天,这么多人都在,他还可以自己从楼梯处摔下来,真的是给人一个难以忘怀的理由啊!
身材矮小的妈妈除了心眼小在,也让我们记住了她心大的特点!
她对我们的放手,给了我们童年的自由!同时,没有事事被约束的我们也经历了不少的摔打!
这大概就是那个年代的印记吧!孩子多,家长没有时间时时处处看着我们,管着我们,却让我们活出了自己!
如今的孩子,父母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孩子的动态,恨不得把孩子抓在手心里,孩子却不想以往那样自由和快乐了!
一张照片,一家人的回忆!后来我们想翻看它时,妈妈已经告诉我们找不到了!但是偶尔在姑姑家翻看到,心中的记忆依旧如动画搬在脑海里闪现!
记忆的墙,不是一张纸,而是一个故事,一片情思,一份回忆!而这张照片永远被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