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一本超越时间的书,
其中的每个字句所蕴含的深意,
远远超过了其字面的意思。
这些超越时间之上、
凝结着智慧的经典之所以神圣,
是因为它们的文字是开放性的,
它们包含了生命的所有可能
John Fleury老师
前加拿大海文学院资深导师
我们都叫他John
图片从左到右:麦基卓、黄焕祥、John
John 16岁开始跟随麦基卓和黄焕祥生活和教学(麦基卓和黄焕祥为加拿大海文学院创始人)
以下文字来自于JOHN:
空间和静谧点燃我们灵魂存在之美的光。
Space and stillness is the light that illuminates the beauty of our soul’s being
老子说他有三宝:质朴、耐心、慈悲,空间是打开通向这三宝之门的钥匙,你无法通过向外寻求,而只能通过进入自己内在找到这三宝。质朴、耐心和慈悲就居于我们内在
Lao Tse’s three treasures......simplicity... Kong, patience...nai Ching, compassion..Ci bei.The key that opens the door to all these treasures is space.These three treasures cannot be found by looking out but only by going within.It is within ourselves that simplicity, patience and compassion reside.
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三宝好像没什么用,所以我们就被教导着去从世上的“东西”中寻求安全感。要清楚的是,你没法从“东西”里找到安全感,不管这个东西是人、地方还是别的。世上所有的东西都会来来去去。如果我们真的想了解安全感,这份了解必须来自于那个不会这样随意来去之处
To most people these three treasures seem to hold little value so conditioned we are to seek security in the objects of this world. Let’s be clear. There is no security to be found in objects whether they be people places or things. All the objects of this world come and go. If we truly want to know security it must come from that which does not come and go.
质朴如同成就了杯子作为容器之用的“空间”,一个满的头脑无法为任何新的东西提供空间。
Simplicity ....it is the space inside the cup that makes it useful. A full mind has no room for anything new.
耐心,是一个让头脑的泥淖沉淀、让清晰浮现的无为“空间”。有时候头脑想要修理它觉得被毁坏或不对的东西,于是它就开始忙着做出改变,但这往往会制造更多的困惑和痛苦。
Patience ... it is in the space of wu wei that the mud settles from the mind and clarity comes.Sometimes the mind wants to fix what it thinks is broken or not right and it starts doing things to make things different, this often causes more confusion and more suffering
慈悲是一个单一个体向所有其他人保持开放的“空间”,(因为)它知道没有什么所谓的别人。
Compassion ..it is the space one opens to that includes all others knowing there are no others.
爱是一个允许一切如其所是的“空间”/空,是无条件的接纳。
Love ...it is the space/emptiness of allowing everything to be as it is. Unconditional acceptance.
空间只是空的另一个说法。
Space is just another word for emptiness.
我们很多人向外寻找,期待从物、金钱、名誉、人以及其他客体中体验到爱、自由和幸福。
Many of us are looking outward to experience love and freedom and hopefully our happiness in the objects of life, the money, the fame, the people etc.
只有当你体验到内在空间的时候,才会有不同的选择。有了空间,才会有选择的可能性,才会有选项。没有空间,就没有选择的可能性和选项可言。没有空间我们就只是我们被教导要相信和感受到的那些。没有空间,我们可能会以为我们在做选择,但其实我们不过像被用绳子拴着的狗。
Only when there is an experience of inner space are there options. Where there is space there is choice , there are options Where there is no space there is no choice and there are no options.Without space we are what ever we are conditioned to believe and feel.Without space we might think we are making choices but we are like a dog on a leash.
空间对觉知和自由至关重要。
Space is vital to awareness and freedom.
没有空间,我们会粘附于各自(看待问题的)特定视角。但所有的视角都是有限的。一个学禅的弟子会有个视角,一个藏传佛教的追随者会有个视角,一个修道的人也会有个视角。所有的视角都是从意识的无限空间之中浮现出来。
Without space we become attached to our particular perspective. All perspectives are limited.A zen Buddhist has a perspective, a Tibetan Buddhist has a perspective, a Daoist has a perspective. All perspectives appear in the infinite space of consciousness.
分离自我的视角只有一个,觉知的视角却是无限的。
The separate self has a point of view. awareness has an infinite number of viewing points.
这次工作坊中,我们会关注“揭示我们灵魂存在之美”的静谧与空间。
In this workshop we will give our attention to stillness and space to reveal the beauty of our souls being
觉知的无限空间一直而且已经在此。如同寂静一直而且已经在此。爱也一直而且已经在此。
The infinite space of awareness is always already here. Like silence is always already here.Love is always already here.
这次工作坊是为了帮助我们,注意到那个作为无限觉知空间而一直并且已经存在的东西。
This workshop is designed to help us notice what is already and always here as the infinite space of awareness.
我们就是那个一切体验升起的空间。
We are the space in which all experience arises.
课程内容和形式:
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像古老的教导方式Satsang,意思是“与真理同在”。导师根据现场学员的状态和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发人深省的教导及练习。
课程内容触及我们在最深处看待世界的方式,看待自己的方式,瞥见一直都在的真相,从而引发内在的转化。
当我们一直执着认定的、固化的信念松解掉,我们的世界随之改变。
课程里,各种生命真相都可能涉及,包括:
存在与意识、深度觉察、回到当下、爱的本质、亲密关系与婚姻,内在的权威和力量、恐惧与内疚、爱与死亡、金钱与权力等等....
引发这些议题的,是现场学员的情况和提问,学员与老师的互动,以及学员之间的互动 — 老师带着无比真挚的心展现他的生命体验,或叩问,或聆听,或流泪...
课程是教导和练习的结合,John根据当下的场域推动教学内容,你会感受到并且信任他的真诚和用心。
John在课上坚持他的原则:
深深的接纳和允许 — “没有什么是不被允许的”
你是你自己的大师 — “成为你自己的权威,跟随你自己内在的引领系统。”
还有,JOHN很喜欢《道德经》,在课上会讲述他对“道”的理解,非常精彩。
你可以带着一大堆关于生命真相的问题前来,John会尽可能讲述他的生命体验,但是带着头脑去理解通常不会有用。3天时间,邀请你放下过去的经验,敞开我们的心,让好奇带领我们,用生命去体会、去品尝、去浸泡在John的引导里,教导会变成内在的芬芳,练习会持久在内在绽放。
这次工作坊为你而来,如果你也想:
This program is for you if you wish to:
1、对限制性的信念更有觉知,意识到自我如何被既有观点操控,移除幻象的面纱,体会到真实的爱与自由;
2、拓展更多的时空可能性,觉察意念从无形到有形的创造过程,更有力量地行动;
3、成为更友善、更有爱的陪伴者,改善家庭、亲密关系、亲子及合作关系;
4、了解老子的智慧,理解超于个人意志的智慧并信任生命;
5、通过一些强大的冥想,弱化对自己身体和头脑的认同,从而更有觉知的回到当下,并希望借此机会,建立一个规律的、可以帮助你更有效的应对日常挑战的练习习惯;
6、通过分享及练习,激发自己的感恩之心,放下无需背负的过去,促进意识的平衡与和谐;
本次工作坊将根据课程及场地情况运用视频、音乐、冥想及与互动教学,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增强对生命深度与广度的觉察。
课程安排:
课程时间:2019年6月21日-6月23日
课程人数:20人之内的精品小班
课程地点:上海
课程价格:3600元(含场地、资料及茶点。不含食宿,不含税费)
联系人:LIZ GUO
John上海过往工作坊分享:
-- 广州 张女士 2017年12月
这次课程最大的收获,是心的踏实和安在,是一种淡淡的无法言说的感觉。
在去上课的路上身体就已经提前告假了,来到课室,整个人昏昏沉沉、似听非听,从一开始的不敢放松,到后面的身心彻底的歇下来,睡得非常踏实。尽管身体很多时间处于睡觉和放空的状态,但心是“知道”课室里发生的一切的,是和大家同步的。对于自己这样的课堂“表现”没有出现批判,接纳我就是这样的呈现。而且在整个课程期间,我都不是很用心的在听,去听老师具体讲了什么内容,而是打开感官在全方位的接收和感受着整个的课堂氛围,去感受老师的临在感以及传递出来的真正的接纳的品质。可以说,就是因为老师的这种真正的呈现出来的接纳感(而不是讲解什么是接纳),才让我允许自己可以这么真实的呈现,可以不用担心老师和其他学员怎么看,不用担心破坏了课堂氛围,不用担心我会在课程里错过什么精彩环节。与我而言,当下就是被接纳和允许的,这种呈现就是我最想学习的内容,还需要使劲学什么呢?
再谈谈JOHN老师吧,见到他的那一刹那,他全然的放松和“可有可无”的存在状态,感觉来对地方了,也是那些天心很安然的主要原因。我亲眼目睹了一位知行合一的老师,一个不显得自己那么“重要”的老师,一个不期待给你解决问题的老师,因为他相信,你本来圆满,每个人都能自己找到答案。他只是陪伴、聆听、帮助你看清问题的成因,他允许一切的发生。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体会最深的还是在第一天午餐的围桌上,新老同学们兴高采烈的谈着彼此感兴趣的话题,我突然瞥见,老师一个人安静的吃着饭,只是吃着饭,没有被我们众星捧月,和大家既不疏离也不热烈参与。我们就这样说着自己的话题,他就这样安静的吃饭,这是我在很多其他场合的老师们身上看不到的一种存在方式。我们有太多的老师显得自己很重要,对别人很有价值,对别人很有帮助,而很少看到老师是这样的“可有可无”,安静的存在。后面好多场合,在餐桌上,茶水间、课室走廊外,或是早上问好,都只是简单的打一个招呼,没有一点点想客套的意思。正是因为他的空无,才让我不用客套也不用刻意,自然呈现的做自己。
另外,在课程里解开了一个很大的心结,对自己过往七年的修行历程有了一个客观中肯的认知,终于明白所有的“作茧自缚”都是为了有一天能“破茧成蝶”,这是我自心的演绎,是来体验这个戏码并从中领悟的,和外界任何人事物无关。就在那个当下,接纳了自己曾经的执着,接纳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在内心和自己的过往作了一个真正的和解,放下了心里对修行的苦相,放下了内心的委屈和哀怨,剩下满满的感恩和轻松自在。
— 老学员Yaha
我很少看到一个老师不会去改造你,教导你应该怎样才是对的;很多老师总是在制造出一种你还不够好的情景。John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那种不去改造你的老师,他只是在当下和你一起看到真相,并且在情感上和你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