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5年前的夏天,我们一家人坐在凉席上,等着看2005年超级女声的决赛。电扇,凉席,门口的向日葵,用一块糖引蚂蚁,一首《想唱就唱》点燃了最热的夏天。
那时我家还在开小卖店,趁爸妈不注意可以偷偷多吃几块两毛钱的白糖棒冰,人来人往买汽水买贴纸,我们收集着各种卡片,看着老式电视机。从各个唱曲海选,总决赛几乎是一场不落,那时我支持李宇春,我爸喜欢周笔畅。
05年的《超级女声》可以说是全民参与火爆全国了。”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到现在我还能准确回忆起这首歌的歌词。
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 ,何洁,到现在依旧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活跃在歌坛,综艺节目,电视电影中。冠亚军还都是中性打扮,打破以往女生要温柔甜美的刻板印象。
《超级女声》应该是中国最早由观众投票选择的选秀,当时主打塑造平民偶像,将“草根”偶像推向大众娱乐。
02
15年后,选秀依旧可以说是年轻人最爱看的综艺类型。从是大热的韩国produce101,到国内的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创造营,我也几乎全都看了,我也从吃着棒冰听着歌转换成了在微博豆瓣上吃瓜嗑cp。
但一切似乎都变了味,越看越没有意思。
一个个包装精美的偶像根本经不起长久的注视和考验,抄袭,校园暴力的黑料一大堆。业务能力不过关,靠着插科打诨,卖萌耍宝出圈,真正有实力的人不被看见。
03
现在的“选秀”到底在选什么?真是是我们在选择,还是他们在安排想让我们看见什么?
“皇族”,“剧本”,制作组魔鬼剪辑,做票,公司买出道位,营销满天飞。多少有实力的选手没有几个镜头,多少选手因为魔鬼剪辑被质疑。然后把想要捧的人端到你面前,人设,cp,主线都已经安排好了,想要就等着观众一脚踏入他们编好的故事里。
从超级女声到青春有你,生命不息,选秀不止,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种倒退。
选秀变成了选择流量,变成了一场洗脑的,粉丝自我感动式的资本的游戏,表面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毫无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