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第一次来纽约,而且只能停留一天时间,你会去哪里?要是从前,我肯定会在众多的选择中纠结不已::自由女神像、第五大道、布鲁克林大桥、中央公园、杜莎夫人蜡像馆、联合广场、唐人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但是,听了赵老师的两次博物馆的讲座之后,我的选择只有一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因为它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赵老师说过,去纽约一定不要错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因为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博物馆的规模和质量是衡量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博物馆就有如是一部一部的立体百科全书,是我们汲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接受教育的大课堂。
朋友朝霞,从前是学画画的,现在是一位纽约的陪读妈妈,她听说我要去博物馆时,欣然决定陪我逛一整天,尽管她以前已经来过两次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我们出了地铁,朝霞告诉我,这里就是全纽约最著名的购物大街,—第五大道。走过Gucci、Cartier、经过苹果专卖店,看到琳琅满目的橱窗,我的心里还是有点儿痒痒的。朝霞体贴的带我拐进了中央公园,这真是闹中取静的好地方。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风景,三十分钟的路程,一点儿也不觉得长。出了中央公园,就是我心心念念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了。
朝霞说:“大都会博物馆太大了,几天也逛不完。我来了两次都还没有逛完呢。”于是我们买了票,也顾不上排队去领领导览机,就一头扎进去了。
首先进入的是希腊罗马艺术展区,我们立刻就被淹没在一件件展览品的海洋中了,真是目不暇接。我心里想着:快点走、快点看,尽可能多看一点。半个小时过后,我忽然意识到这样看一天,跟我从前看博物馆一样,都是浮光掠影,入宝山而空手回。于是我坐下来,翻出我在赵老师讲座上拍的ppt的照片(拍了很多,其实没看过)。
参观小窍门:一,先宏观,看前言,看平面图。 (没找到中文的说明,英文的看不懂,这一条略过)
又看第二条:后微观,挖掘内涵,,注意典型性,看镇馆之宝。镇馆之宝一般能说明该博物馆的历史特征、内涵气质、文化集成、代表性。
看到这儿,我的心里豁然开朗:“对,就看镇馆之宝!”于是我上网查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共有五件镇馆之宝:欧弗洛尼奥斯陶瓶。、德加的舞蹈教室、埃及丹铎神庙,药师经变图。日本浮世绘《神奈川冲浪图》。(赵老师说要提前做好功课,我临阵上网,不是好学生)
我和朝霞开始“寻宝”。
有了目标之后,我们两个人都来了精神,不再像没头苍蝇一样瞎转。
由于我们正好在希腊及罗马艺术展区附近,因此我们找的第一件镇馆之宝就是欧弗洛尼奥斯陶瓶。这个陶瓶有2500年历史,是古代陶艺画家欧弗洛尼奥斯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它的正面描绘了特洛伊战争,画面上有死亡的萨耳珀冬,还有宙斯和Laodamia。它的反面则显示了当时雅典青年武装自己的战斗形象。我们俩看遍了希腊展区的所有陶瓶陶罐,有的以抽象的几何形体图案为主,有的描写了祭祀的场面,有的是生活战斗的场景,个个都十分精美,但就是没有发现欧弗洛尼奥陶瓶,我们问展厅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看了一眼照片说:“就在这个展厅里,你们仔细找。”于是我们俩又一个个陶瓶陶罐看过去,还是无功而返,一看表已经12点半了,足足找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找到,第一个“寻宝”任务失败。
午餐后,我们寻求导览员的帮助。这位导览员是一位金发碧眼,气质优雅的中年女士,她笑容可掬地在导览图上,把其他四件镇馆之宝一一标注好了位置。
有了这份详尽的藏宝图,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丹铎神庙,其实朝霞以前曾经在神庙前合影留念,但是却“有眼不识镇馆之宝”。赵老师在她的讲座里特别提到了这件镇馆之宝,1963年,举世瞩目的阿斯旺水坝建设工程,将导致尼罗河水位上升。,包括丹铎神庙在内的大量埃及文明遗迹,将被河水淹没。埃及实在是无力抢救,于是对美国说:“你们要有能力拆走,就送给你们了。”美国人民如获至宝,将神庙分解,总共八百吨的材料被分装在640个集装箱中,运送到了美国。丹铎神庙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为了体现这种神秘感,展现孕育在尼罗河畔的文明之光,埃及馆专门设计了一个宽阔的水池,并通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将室外的光线引入照射在水面上。置身于埃及馆,仿佛就在尼罗河边。我们读着关于丹铎神庙的知识,神庙外墙上雕刻的罗马皇帝向神明祭奉贡品的图景慢慢鲜活起来,我们对这座古老的神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很快我们又找到了第三件镇馆之宝—德加的《舞蹈教室》。德加的芭蕾舞女系列,在很多的画册上我们都曾见到过,但是当我们来到这幅画作前,还是被它深深的打动了。这幅画中人物的姿势,跟我们在其他展厅看到的肖像画的静止姿态不同,二十几位参加芭蕾舞考核的少女动作神态不一,但个个紧张的情绪一览无余。
我和朝霞一边读搜索到的关于这幅画的创作背景、艺术成就的相关知识,一边看画,我们在这幅画前伫立良久,越看越觉得妙不可言。看来,这幅《舞蹈教室》被称为镇馆之宝还是很有道理的。
巨型壁画《药师经变图》绘于元代,佛像的造型沿袭了唐以丰满肥胖为美的审美情趣,既继承了中国民间壁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融入了中国佛像绘画的技法,堪称艺术珍品,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因此被称为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我们根据百度来的介绍,细细辨认哪个是药师佛、哪个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点数八大接引菩萨、十二神将,这幅长15.12米,高7.50米的巨幅壁画如此气势恢宏,构图精美,色彩鲜艳,我和朝霞都被深深震撼了。
下个目标是日本浮世绘《神奈川冲浪图》。因为帮我们画“寻宝图”的导览员特别提醒我们,它是小小的一幅画,很容易错过,所以我们在日本馆看得格外仔细。
我们搜了两遍,也没有发现这幅对于西方美术史产生深远影响的画作。这时,我看到一间展厅被屏风挡住了,问日本馆的工作人员:“《神奈川冲浪图》是在里面吗?”他点点头,说有专家在看,不开放。19世纪后半期,浮世绘被大量介绍到西方。当时西方的前卫画家,如马奈、惠斯勒、德加、奠奈、劳特累克、凡高、高更、克里木特、溥纳尔、毕加索、马蒂斯等人都从浮世绘中获得各种有意义的启迪,它不仅推动着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的绘画运动,而且在西方向现代主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幅“惊涛骇浪”近在咫尺却无缘得见,我们再次恳求,依然被拒之门外,也只好“望屏风而兴叹”了。
在中国书画馆,当看到宋徽宗、董其昌、八大山人的画作,和赵孟頫、黄庭坚的书法作品时,我们求宝而不得见的沮丧心情一扫而空了。
我们找到第五个镇馆之宝—《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这幅画是德国艺术家,艾玛纽埃尔·洛伊茨于1851年创作的,描绘了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12月25日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的场景。
我和朝霞找到了相关的艺术赏析,一一对应看冰封的河流、眼神坚毅的华盛顿、奋力划桨的战士、还有远处嘶鸣的战马和渡河的船只。金色画框的上方有一尊十二英尺长的木雕老鹰,它的爪子上抓住一面旗帜,上面有献给乔治·华盛顿的著名颂辞: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华盛顿,被称为美国国父,是一位真正的伟人。
时间过得真快,要闭馆了,我们还意犹未尽。
我已经期待着下一次的“寻宝”之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