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很想改,但是到了那个情况下,就有种惯性改不了?。比如,男性在焦虑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点根烟的,把之前戒烟的承诺抛之脑后。自己也很想做个温柔的妈妈,暖心的爸爸。但是当孩子怎么说都不听自己就会脾气暴躁,责骂孩子甚至出手。也很想改变伴侣之间相处的模式,但是当对方做的不对,出口的总是指责。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用担心,这是有科学解释的。在心理学当中称之为自动化。什么是自动化呢?就是到那个情况下,人就像个机器一样自动的就那么做了。通俗来理解就是习惯。由于世界中有太多问题要解决,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总会积累一些经验,能给我们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同样大脑为了提高效率,就总结了一些问题的套路,到相应场景时,就自动套用套路,人就自动像机器一样运转了。效率是提高了,人脑就会越来越依赖这些套路。当我们需要更新这些套路,比如温柔和孩子讲道理而不是武力解决,这种依赖,这种自动化,就成为了阻碍。往往在做的过程中不能意识到自己还在使用套路。
比如我朋友,她就觉得自我评价太低。她一边这么这么觉得,一边呢又说,我怎么这么傻这么点小事儿都干不好。我怎么balabala 。你看她确实是想改,可是到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她又在贬低自己。你会说,这不是很显而易见的嘛。我想这或许是我们旁观者,能够脱离她的自动化,看的比较清楚。你想想我们在自己身上时有多少次由于自动化,责骂孩子,谩骂伴侣,不自觉抽烟,过后想起来懊悔。所以自己有时候就像这个朋友一样,需要有个旁观者,来提醒我们,你刚才自动化咯。
那我们在哪些场景需要识自动化呢,哪些场景要注意的呢?李松蔚在他的极简沟通课里提及了8个场景。
第一:不要怕
第二:你需要做
第三:立规矩
第四:想法不一样
第五:内向如何被养出来
第六:如何与不听话孩子沟通
亲子沟通,其实还是沟通。那么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有句话是真理越辩越明。所以沟通是为了证明你说的是真理嘛?我想伴侣因此而吵架的不少。本来愉快的气氛,为了辩论是看这个电影好还是那个电影对,最后弄的不欢而散。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所以沟通不是为了证明不是你对就是我错。那为的是什么?恰恰为的是探讨你我的差异,你是怎么想的,我是怎么想的。
然后我不排斥你怎么想,同时我也把我的想法表达。
所以落脚点还是在你是谁。
说完自动化场景,还有沟通目标,下一篇正式开始介绍每一个场景,李松蔚老师建议具体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