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爱看书,我不知道,没了书的世界会变得怎样,但我知道,我的世界若没了书,那生命也失去了色彩。
小时读书,逮着啥读啥,那个年代 ,吃顿肉都很奢侈,哪儿有多余的钱买书?记忆中最多的就是小人书,小人书也多是租来的,看完赶紧要还,所以好多都是走马观花看看,但那捧着一本小人书,或窝在院子里的一角,或躺在葡萄架下,亦或坐在门口,裹着一身灿烂的阳光看书的画面,温暖我至今。
读《三国》,看到关云长败走麦城,忍不住眼泪簌簌而下;读《红楼》,看到贾府小姐们吟诗作画,忍不住自个儿画了一胡同同的粉笔画;读《西游记》;忍不住为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拍手叫好……
由于看书过多,我小学没毕业就带上了眼镜,那时不但在班里是唯一一个带眼镜的,整个校园里的学生,也只有我自己带眼镜。大家都知道了东关小学有个爱看书的小蛮子(我出生在东北,八岁那年全家搬回山东老家,因为口音跟大家不同,同学们都叫我小蛮子)。无论遇到什么事,只要读书,就能忘掉一切的烦恼。
我读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从不读电子版的书。老公和朋友经常说我老古董,跟不上潮流。我读书有个习惯,读到好的句子,喜欢标识一下;不明白的地方,就会找出解释标注在旁边;触动自己的地方,还会写点自己的心得。这些功能,电子书都没有。说我固执也罢,老土也罢,于我而言,只有读纸质的书,才叫读书。
从小时的小人书,到初中的读者文摘,科幻世界,再到高中的名著,大学 时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工作后返回来再读名著,直到现在,跟着李老师读心理学的书,打开了我人生的另一扇窗,洒进来更多的阳光;跟着孩子一起学习经典,从《论语》里的孝仁,到庄子的澡雪精神,无一不洗涤着我的精神,终于找到了根,读书的感觉,回家的感觉,唯有书籍,才能充盈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