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至少20年的时间里,我始终觉得有一个人同行是一件多么安稳的事情。遇到问题,有人相商;孤独时候,聊解苦闷。我享受这个过程,并且为之沾沾自喜。
高中时,我极为抗拒独处。到处三两结伴,言色颇欢,自己仿佛被世界遗弃,并认定自己有更深的疙瘩,从不敢过问。
在班里,我总是那几个最后得到消息的人,很难搭上别人的话,我只有听,并且心里暗自计较。
这些莫须有的枷锁使敏感的我极力地想证明自己,巧的是哗众取宠十分有效,那一瞬间聚集而来的目光让我迷乱,错把它们当做是喜欢,并且不断为之努力,直到我发现这是一个亏本的行当。
你说的越多,就越轻。
一个人的行走,绝非不幸。生而孤独,恰恰是一个美满的馈赠。我们需要孤独的开始,需要孤独的生存。而孤独着,才能更好的思考。
那时候急于证明自己的心理,来自于内心的无所依托,做人没趣味。
对最后得到消息这件事的耿耿于怀,恰恰是内心匮乏所带来的不自信而引起的并发症。身体很诚实,一样反馈到了你的心。我担心、忧虑,害怕得到晚来的信息使我远离,担心我将与别人分道扬镳,无力追回,我深知自己做的不够,但是毫无目标的我使我得过且过,并且衷心祝愿彼此不分开,这样,我就有理由继续之前的生活,不必用力。
在大学里,凡是实验课,我就把寝室的大神拉过来。是啊,遇到问题一起解决,只不过是粉饰自己无能的挡箭牌。虚伪、痛苦的伪装使我越来越苟延残喘。
大家在一起简直太好了,有一个女朋友这感觉太好了。只有这样,我将免于思考。
不思考,则是人类返祖的开始。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打脸让我反思,一再思索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真谛,在长达几个月的自我否定和无知的膨胀中,我竟略有心得。
当我读到叔本华的时候,一句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将一身雾霾的我突然就对这么多年难以定义的问题较自己进行了诊断,并且成功的对号入座。只是,可恨的是,没有了认知的包袱,我还有拖延症啊。
果然,他妈的我从不孤独。
我刻意地一个人行走,一个人生活,少了商量的余地,重新思考,突然发觉这何尝不是一件快事。被说烂了的随便很快被雪藏,与世界摩擦的快感让我不断得以发现这个世界独特的魅力,并且为之倾心不已。
而现在,多年顽固不化的拖延症烟消云散,清晨元气满满,活脱脱像雨伞上的那只猫,因为你,我开始变得我自己。
生而孤独,请好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