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用了二十五年时间。
每每总有同学说:都运行了十年了,感召不是应该形成自动波,是自然而然的了吗?怎么还需要去动员?还要反复提目标?还要去不断奋斗?……
二十五年前,我辞职创业,当时流行的目标——实现不在职的收入,创建一个财富源源不断的管道系统。那时候发的美梦就是——“一劳,永逸”,“奋斗一阵子,轻松一辈子”。短期内,似乎有不少人实现了,他们无限风光地向你招手……二十五年过去了,特别三年的疫情,这个世界流行的过往的财富观正在被“啪啪打脸”!繁荣如此短暂,市场业绩再没有什么“历史经验”可参考了,可以没有预告地就断崖式下跌,又或者一夜之间就可以涨粉百W……一个个“神话”“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过“一年河东一年河西”……而以此为理论基础的西方的经济学、消费观不过是以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马首是瞻”的“成功短命学”、“短视学”——“有毒”!“有剧毒”!
中国老祖宗一向告诉我们:“小富靠勤,中富靠德,大富靠命”,“德不配位,福不配财,才不配名”——人生三大危…“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开始建设书院时,想的也是待我全力打建好一套服务系统,就可以实现自动循环(实则是“一劳永逸”的“成功短视学”的翻版)……十年,无论发了多少“功”,发现:还是在感召的路上。当一马平川,捷报频传时,就欢喜雀跃,当所做的努力如石沉大海,杳无声息时,又怀疑是否做错了什么……
什么是“分分钟感召,秒秒钟成长”?!
在本期,当西山24期中级班课堂上,老师提到长沙时,我暗暗汗颜:南宁的数字更不漂亮!从66期结束,甚至在65期时就已在积极地准备着了,一个多月过去了,直到开课前两周,仍然如刚开始接手平台的水平一样。好像这十年所做的一切尽如云烟……
“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烦恼即菩提!
中级班时每“开小差”,就在满脑的“感召谁”,中级班结束列了一个几十人的名单,信心满满开始邀约,居然!居然!齐刷刷被各种婉拒,难不成我额头上写着大大的“进课”两个字?!烦恼之后认真盘点:这十年,尽管亲自感召也近百人,但近几年来主动去结识的新朋友少了,过去的朋友久未联系感情不深了,能够做主就让进课的,进课之后没做到贴心跟进,正确定向定位,部分已随大众沉浮了……
然以上种种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没有改变观念——感召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是的!感召本就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根本原因在于:把目标订错了——盯在了“感召见结果”上,而非“感召的过程”!好比我们打坐,为什么难以坚持,因为把目标定在了打坐的成果上——某种好的感受,某种追求的境界,某种想解决的,某种想实现的……而非打坐本身,只有当爱上打坐本身——才会享有“分分钟觉知,秒秒钟平等”的过程,日积月累,千锤百炼,终至!
修道必要弘道,如此道才会回到自己身上。修道不弘道,就像你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原本种入莲塘就会长成满池莲花,但由于太在乎“我的”,始终把它放在自己的随身锦囊里珍藏,至死也未能见一朵莲花,何有莲台可登?
感召的源泉是“理想”——我立志要将中国古老文化【新学】,光耀千秋后世;立志要将【大学之道】带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家庭走上修身齐家的幸福智慧之路,并从中,孕育培育国之栋梁,让圣贤文化之炬火代代传承!“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务必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不管路有多远,永葆激情和热爱,只管去做,坚信“行则将至”!
只有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去印证自己的理想,把自己活成理想的样子,才会启发他人。为理想的实现,感召本应在“日日间”,在“分分钟”,如呼吸一般自然,是生命成长路上必要做的一个动作,怎会是为了某一次开课才突击采取的行动?又怎会是一个“结果”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首要做的,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在亲民”也正是去“感召”——用生命影响生命!
所以,感召就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说不说在我,做不做在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印证一点,收获一点,分享一点;每分享一点,就确认一次收获,相当于在前进的路上踏上了一级台阶;再印证,再收获,再分享,再进步……
如果是把目标定在成果上,往往还没行动,或者刚跨出半步,别人的一个眼神、片言只语,一次拒绝……那个我“爱”的“我”就已经开启并放大“困难模式”,结果是永远止步于“半步”。
没有行动量的行动难有成果,更不会有持续的成果。一切的完美都是在精进及行动去实现的,唯有持续奋斗!
孔子“十五志于学”(有志于学“为人之大道”),“三十而立”(立身此道),即授徒设教,从鲁适齐,又自齐返鲁,前后近二十年,始在年五十一方出仕,相夹谷,隳三都……其政治主张和理想终不能实现,乃去鲁周游,十四年里,遭遇“在陈绝粮”,乃至被讥笑为“丧家之犬”,所经之列国,无有受其感召推行其弘之大道,而后爱徒、儿子皆早逝,有生之年,未曾得见“有朋自远方来”。然人生之悦,在于“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明知当世不可为而为之,此乃“见道愈明,守道愈笃”!
二千六百年后的我们,终于得遇孔子一生推行的“大学之道”,我们终也算是孔圣人“从远方而来之朋”。久吗?难吗?“不亦乐乎”!
晓东老师大智慧,提炼出来的“分分钟觉知,秒秒钟感恩;分分钟感召,秒秒钟成长”实乃修学路上的加速器,福慧双修,缺一不可!
欲笃行“大学之道”者,必为感召而来!
今日起,将感召养成习惯(开始写感召日记,记录从今日开始的行动量)!
今天,你做功课了吗?你感召了吗?
感恩晓东老师!
致敬所有在【大学之道】上勇猛精进,热情护持课堂,创造课堂的同学们!